难忘的北京知青老师
时间如白驹过隙,几十年匆匆而过,转瞬即逝。过去的岁月总在心头萦绕,难以忘怀。就拿上学来说吧,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亦或大学,要经历好多老师的教诲。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对曾经悉心教导过自己的老师,作为学生怎能不时时铭记在心呢?今天我要写的就是曾经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中的其中两个,一个是我上小学时教音乐的王庚老师,一个是我上初中时教语文的董艾老师,这两个老师都是北京知青。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们响应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告别北京,远离父母,不远千里,来到陕北革命老区插队落户,走上了教育岗位,为延安老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今天,我把对两位老师的爱戴之情付诸于文字,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和念想。
北京知青王庚老师——我小学的音乐启蒙老师
我的小学至高中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陕西省黄龙县白马滩上的。上小学时幸运的是,学校竟然有正规的音乐课。既然有音乐课,就得有专职音乐老师,而教我们音乐的老师任谁也想不到,她竟然是一位高干子弟!
王老师是高干的后代,可她怎么来到偏僻的大山里当起了山村小学的音乐老师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年年轻的王老师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分到了陕北某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可她受到被打成走资派的长辈的牵连,生产队分派她的活都是上山背柴、下地挑粪等苦力活。面对刁难,她只能默默忍受,用神圣的劳动汗水来洗刷自己家庭带来的所谓“罪恶”。然而,她是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岂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埋没呢?于是,她提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述说了自己面临的处境,她表示我的长辈即使是反革命,可我还小,何以反党反革命呢?周总理很快给当地政府做了批示,于是当地政府批准她去师范学院学习深造。毕业后她正好分到了我所上的黄龙县白马滩小学。(我们学校的孩子是不是很幸运啊?当然王老师的这段经历都是她自己讲给我们听的。)
记得当时我上的四年级,王老师教我们音乐课。她中等个子,皮肤白净,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漂亮的麻花辫,走路时好似杨柳一般在腰间摆来摆去,婀娜多姿,煞是好看。每当上音乐课,同学们都异常兴奋,提前帮老师把脚踏风琴抬到教室里放好。上课时,王老师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课,她的语调就像广播里播音员说的一样优美动听。听得多了,自然受她影响,让我们这些方言很重的山里孩子也学会了说普通话。后来我常想,像我们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没有现代家庭拥有的电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能说好普通话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我们会说普通话,还真是得益于王老师呢,因为小学生正是学语言的关键时期,有王老师这个北京人教课,学不会才怪呢。
音乐课上,王老师边弹风琴,边教我们唱歌,那悠扬的琴声伴着老师美妙的歌声,犹如山泉叮咚,百灵欢鸣,悦耳至极。《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儿歌就是王老师第一节课教给我们的。她不仅教学生唱歌,还教跳舞。至今还记得那天放学后,我和一些喜欢跳舞的女同学跟她学跳《我爱北京天安门》舞蹈的情景。王老师先示范性地跳了一遍,她的舞姿轻盈曼妙,令同学们艳羡不已。在学的过程中,因为大家没有舞蹈基础,动作老做不到位,可王老师没有流露出一点厌烦情绪,她一遍一遍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动作要领,并手把手纠正我们的每一个姿势,直到大家都学会为止。
在王老师教课的那年里,我们山里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们学会了很多歌曲和舞蹈。像《小汽车呀真漂亮》《火车向着韶山跑》等歌曲,我至今都能完整地唱下来。王老师还根据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编成了校园集体舞,一到课间操,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在校园里围成圆圈欢快地唱着、跳着,那个兴奋啊,就像枝头跃动的小鸟和林间欢跳的小鹿。是啊,歌舞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释放了儿童天性,而且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多少年过去了,王老师那银铃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依然在我脑海闪现。虽然她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但是她对山区教育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是她,给山里孩子带来了音乐艺术美的享受;是她,用艺术之花装扮了孩子们多彩的童年;是她,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到了每个孩子的心田,陶冶了思想情操。当然,可以不夸张地说,是王老师让我从小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深深地喜欢并热爱上了音乐,最后也走上了专职音乐教师的道路,传承了我的前辈——王老师,用音乐艺术育人的责任。
怒放的生命北京知青董艾老师——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上初中时,其中有一年教我们语文的是北京知青董艾老师。董老师是北京石景山人,他中等个子,长着一副娃娃脸,圆圆的面庞看上去和蔼可亲,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巴,上课时滔滔不绝、旁征博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老师的语文课上的是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想想光凭他那一口地道的北京普通话,同学们就甚是喜欢。大家跟着他学会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蕴藏的韵律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还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板书极其认真,总是一丝不苟。他指导学生怎样把字写的既好看又有力度,他说写字时要横平竖直,要顿挫得当,横折有度。他说,字如其人,做人就像写字一样,要端端正正,不能歪斜。在他的指教下,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写字,也学会了如何做人。董老师将育人理念渗透到了每一节课中,见缝插针地教我们人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们的一言一行。“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是他的口头禅,在每时每刻思想的渗透中,使我们慢慢懂得了“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人准则,明白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勤奋的法宝。董老师用那智慧的语言启迪了同学们懵懂的心。
作文课上,董老师常说作文就是生活。每次作文,同学们一个个都像 “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不知道写些什么,董老师不是简单地说教,他的育人理念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是想办法给我们“送米”,每次作文前给我们读两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作文供学生 “做饭”。除此之外,还指导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启发思维,让我们懂得了生活就是写作的素材,要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素材,学会运用素材。
除了上好语文课,他还教学生唱京剧以调节课堂气氛。本来他就是北京人,唱出的京剧腔调一板一眼绝对正宗。到现在我还会唱他教的《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小常宝的唱段《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等。后来在我的音乐课上,每当我给同学们讲解戏曲这一课时,总要给学生唱上一段京剧,同学们在给我报以热烈掌声的同时,免不了好奇地问:“老师,你咋会唱京剧啊?”因为同学们都知道我只会唱歌,连家乡的戏曲都不会唱,是个戏盲。此刻,我就会自豪地说,这是上初中时董老师教的,他是北京知青,是我的语文老师。同学们听后,则会异口同声地发出赞叹,眼里流露出满满羡慕的神色。
挡不住的美丽董老师平时是个非常爱美的人,尤其喜欢山里的奇花异草。我们学校地处大山之中,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金黄的连翘花,雪白的梨花,粉色的桃花,海棠花,杏花,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开满了山坡,简直是花的海洋。就拿颜色来说吧,同种花儿的颜色深浅也不尽相同。你看,开在阳坡的桃花颜色是浅粉红的,开在阴坡的颜色是深粉红的,她们呈现着不同的色彩。这些颜色各异的花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好似七彩云霞落到了凡间,令人心旷神怡!空气也弥漫着花儿的芬芳,那悠然浮动的清香,沁入心脾,叫人神清气爽!这山花烂漫的春季,也是我们女孩子最喜欢的时节。每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顺手在路边采摘几束漂亮的花儿,伴着一路欢歌,飞奔到学校,急切地走进教室,将五颜六色的花儿插在提前备好的盛有水的空罐头瓶中,放在老师的讲桌上。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董老师踩着清脆的铃声,轻快地踏上讲台。“好美的花儿啊!”他兴奋地捧起花瓶,深吸一口气,闻着花香,含笑的眼睛放着光彩,好一副陶醉的样子。女孩子们看着老师欣喜的表情,都会心地笑着。自然,一堂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就在充满花的馨香中开始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上小学到现在,转眼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可是岁月抹不去曾经的过往,那一幕幕如同电影胶片,已珍存在我的脑海深处,而今的我只能用文字来描述表达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在这里,向敬爱的王老师、董老师以及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送上我衷心的祝福: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永葆童心!愿你们的生活如歌如画,像山花般烂漫,多姿多彩!
红花绿叶,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