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的家

2020-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菲儿30

       曾经上东面找表妹玩去,表妹家有一个大院子。大院子外面既有田地也有人家,在她家南面的一块儿很大的空地上,有一个隆起的土丘。那个时候那块地方尚未完全开发,那个地方拥有成片土地,并且夜幕降临后分外的安静,不像现在那样的热闹。那个土丘永远屹立在一块儿空旷的土地上面:像个硕大的屯粮垛子,像个黄褐色的蒙古包,像个寸缕不着的光秃脑袋。它一年四季都是那种土黄的颜色。夏季到来,土地上种满绿油油的玉米,玉米的叶子随风荡漾,那个隆起的土丘依然是那个土黄的颜色,它屹立在一片绿海之中,像只硕大的蜗牛。可能它的土质过于的干燥,就算气候再湿润,那上面是连根草都不生长的,倒是与土地接洽的那部分,稀稀拉拉的生长那么几株打碗碗花。

       我跟表妹上那儿经过,顺便还去看了看那个土丘。土丘的内部是被掏空的,里面好似住了人,中空的内部放置着很多东西:有捡来的碗筷,酒瓶,汽水瓶。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子。地上散落一些摔碎的瓦砾,整个“屋”里就属那个酒瓶子顺眼一些。屋主可能走了很远的地方,不知是去干活儿还是去讨生计,他的那个“家”跟他的那个“房子”一样,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当然了,地方虽然破点好歹也算个歇脚处。走的累了内心还有个挂念处。也有可能,主人换了个憩息的地方,那儿早就弃置了。他们的生活就像那跑来跑去的流浪猫狗一样。当然了这也只是种猜测,里面那些东西也可能是一些淘气的孩子们捡了去玩过家家游戏呢。

        不过那个年代,那大街上竟是那走来走去的流浪者,他们衣着褴褛,面容枯槁,随处睡到大街上面。就像那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一样被大风扫来扫去的。尤其是80年初那会儿,咱们这边还挺贫穷,人们住的房子都是那土坯房,矮矮的窗户一点儿光都不透,家里面黑洞洞的。我见过那最最贫困得的人,那是在我们学校的东面,紧挨小卖部的一个低矮的房子,里面住了一家四口,还像是外地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看那家黑洞洞脏兮兮的,看他们那两个孩子小脸儿脏脏的衣服破破的,每天跑来跑去的。来来去去念书的孩子们总用奇怪的眼光打量他们,似乎这一家子来自外星球。实际上,在那个年代里,那城里面上班的人能够讲究一些。那些个村里庄里的人,哪一个不是这样啊!那时年纪小不懂得那什么叫做贫困,只是觉得他们不讲究卫生。

         那时的电视机上,无论是播放广告还是演电视剧,永远都是:奔小康也么,奔四化也么。并且课本上面也是那一套子。上班的人能够挣几个小钱勉强养家,那些没房没地的,若是健康上再出点什么毛病又没个人管,那可真是下场凄凉。那是个完完全全靠自己的年代!不像现在,再不行的人也会有那么个房子住。我们还念小学的时候,大街上最最常见的流浪者是一个老太太,她年龄看起来很大腿脚却还算利索,每天背着一卷棉絮败露的行李风来雨去的行走。今天睡在这个地方,明天睡在那个地方,专挑那隐蔽人少的地方休息。无论走哪儿都会见到她,而且还是年年都见。当然,若是现在还能见到,可就了不得了!老太太是个外地人,据说:老太太的闺女来到了我们那地儿,她是过来寻亲的。寻亲寻不到,便过起了流浪生活。偌大一县城连个亲人都没,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看到那些人总忍不住想:为何有人财产众多,有人就朝不保夕呢?而且我还想:假若本来生活挺好的,结果一场变故之后一切归零一无所有,那从来没过过苦日子的人将如何面对?自从看了一些典籍之后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的人前世修布施,今世便能够享受富贵。有的人刻薄悭吝不舍半分,所以今世受这个贫穷困苦的罪。人的吃穿用度是有定数的,若毫无节制的浪费殆尽,苦日子便会来临。虽然我们不能够歧视那些生活困苦的人,但是人的富贵贫贱也确实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应当:在居于安定的环境之中也要想着日子的艰辛,众生的苦。无论是聪明才智还是手里的财富都不应使尽,使尽了便殆尽了。或许艰苦的环境也是对你的一种启示:放下那无谓的面子,低下头来做一些事情吧,劳动不丢人。珍惜自己那得来的一分一分心血,积累起来没准儿还是比财富呢。放下了没准儿日子慢慢儿就好起来了,倘若依旧迈不过这个坎儿,境界只能是越来越往下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