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题的沙龙

2015-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hezixin

今晚依然是老时间老地点定期的沙龙,同事拟定的主题是“积极消极”,自我介绍后还没进入主题就跑题了,跑的方向还大出意外,差不多可以命名为类似一个豆瓣小组的名称“父母是如何控制我们的”。因为不是我主持,所以就乐呵呵的听着大家讨论父母讨论父母的控制欲以及如何挣脱逃脱这样的控制欲,在这个讨论中一群刚刚认识的人竟然达到了高度共鸣。

心理沙龙最有意思的其实不在于组织者拟定的主题,更多的乐趣反而来自这群冒着大雨从杭州的不同地区来到这里的人以及他们带来的故事和想法。今晚掀起跑题浪潮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男性政府公务员,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思想丰满,最后从积极和消极的态度如愿以偿的扯到了他27岁的顿悟。他的描述中27岁以前的他是目标定位的,冲着一个目标去做一些事情,其他的统统忽略。一直到27岁,他才发现,这个目标压根不是自己想要达到的,而是他的父母想要的。那一刻,他突然第一次看到了同事桌上摆放了一年多的盆栽,触摸到了沙发的质感,看到了许多自己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他的人生似乎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巨大的突变,之所以来到沙龙大概来自于突变后的迷茫吧,沙龙里他最关注的是“如何挣脱父母的控制”,说到调整心情他很“厚道”的给在场的另一位男士推荐了自己包里的香烟和鼻烟壶。

这位男士旁边坐的是他的同事,紧接着他也讲述了自己27岁的突变。那一刻我突然也在想,我27岁会不会有个彻头彻尾的突变?在他们之后,不断的有人表达着自己突然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控制,以及自己是如何与父母斗智斗勇逃脱控制,当然还有一部分描述的是如何忍受着父母的控制然后在控制下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至还有些无奈的说着“百善孝为先”,然后又忍不住爆粗口表达不满。

想起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分享了作家六六写的《哀哉,中国子女》,不禁在想埃里克森划分心理发展时期的时候绝对是考虑不到其他国家的国情的,例如中国。埃里克森将12岁到18岁的过程划分为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时期,老实说,我认识许多国人都是在大学毕业开始工作甚至是研究生博士毕业才知道有“自我”这回事,然后开始漫长的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以及挣脱控制的旅程。今天的沙龙恰好是给这些漫漫旅途中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碰巧昨晚也写了一篇有关“控制”的日志,今天看到一位接近30岁的政府公务员在讨论他挣脱父母控制,反抗权威的时候突然涌现一个idea,目前在国内心理学最应该渗透的地方恰恰是政府,而非由政府安排我们去渗透的国企和大型私企。公务员对国人而言一直是铁饭碗、好工作的象征,哪怕我的父母也都不免俗的想要让我去尝试。现实中恰恰是那些认同了父母的观点又或是被父母逼迫的人最后进入了公务员的队伍(当然还有很多自我意志要成为人民公仆的),例如今晚遇到的这两位,如果他们没有这个27岁的突变和转折,他们便会顺理成章的在父母的掌控下生活着,然后继承着这种掌控感控制欲,并且毫无悬念的继续施加给自己的下一代。如果这样的人,有幸升迁,变成了领导,这种控制欲必然不止是施加在TA的子女身上,可能施加到任何一个TA认为TA可以掌控的人,例如医院的护士、家里的保姆、路上的行人、别人家的孩子。遗憾的是,现阶段的国情,心理学唯一渗透进政府的方式就是蛊惑了一帮在政府机构闲的没事干的中老年人来考个咨询师三级证、二级证什么的。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做一个科研课题,EAP能有效缓解政府工作人员的凌驾他人之上掌控他人的念头,有效降低官民冲突,有效减少腐败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