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争 和而不同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cb79908c1a13
我觉得中医有些东西可以去争去谈论,有些东西没必要。
一千个人看中医可以开出来一千个不同的方子。因为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这很正常。但若是一个患者去看了一千个中医开出来一千个不同的方子,那就说明一些问题了。
很久很久了,中医一直缺乏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死板的,是灵活的,但是要有法度。
一千个中医开出来的方子可以完全不同,但是大的原则不能变。比如这个方子要具备建中的,去淤堵的,祛邪的。因为每个医生的性格不同,还有地域用药的多样性,方子可以不完全一样,但是原则性不能偏。不可能一个外感有人解表,有人攻里。
这个标准哪里求呢?只有往经典,往圣贤那里去求。
仲景编纂《伤寒杂病论》,开辩证之先河。这书可能不是他的原创,但是他整理了《汤液经法》,也有自己的发挥,法度已经阐明了。病在表从表解,在里从里解。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三阴病之表里同病,治从太阴。阳明之里病比较重比较急时,暂可先里后表等等。
无论金元四大家,还是后来的温病派。好好看一下他们的著作,其实都没有出这个圈子,只不过都有自己的发挥。叶天士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需凉血散血。其实他不就是想说的治病先表后里的层次吗?只不过分的更细了,这是他自己的发挥。但是他的根本目的还是守住一份津液,避免热病伤津耗气,病邪内陷。
六不分阴阳就是三,三其实是由二划分出来的,二其实根本还是一。这个一可以理解为能量,能量强的时候是阳证就是阳证,该走表就走表,走里就走里。能量弱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建中,或者兼顾祛邪。
这些都没什么好争的。至于用药的技巧方面,比如清上用金银花,栀子,生石膏,黄芩,用哪个更合适,这里面有无限的探讨空间。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君子不争 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