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孤独者的文字杂货铺影视剧评

有事说事,不要攻击吕秀才 | 武林外传杂谈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1人  答野

主要剧情集数:《武林外传》第三回

1

小贝一手将绝版古书送入邱小冬的胃酸,引出朱先生家访。

朱先生在之前只在台词里有模糊形象,他是搞老庄的,喜欢枪手郭芙蓉代写的《孔贼》,仅此。

登场之后,起先几句,先是展示对绝版书被毁的惋惜,再是表达对小贝魄力的赞扬。一个回转,就解除了佟掌柜对“倾家荡产”的恐惧,形象十分友善。

但是话锋一转,有点不太对。

朱先生使用案例教学法,讲解经典案例“吕知府的孙儿”。

开始讲解,语气飘然洒脱,叙事合乎实际,仙风道骨不过如是。

然而讲解完吕秀才变卖家产之后,朱先生的语言风格就从洒脱的随心教育倡导者转变为骂街能手:“败家孙儿”、“岂不是猪狗都有了?”……

当然,朱先生的醒世三问没有脏话:

“他有前途吗?”

“他有希望吗?”

“他有人性吗?”

是啊,大家都是从应试教育过来的,听到有人痛骂应试教育弊端,自然很开心。但是如果把朱先生的立场换一下呢?当他的立场从“本性教育”转变回“死记硬背”呢?

“不好好念书,他有前途吗?”

“这么点课文都背不下来?他还有希望吗?”

“考试考这么几分,他还有人性吗?”

发现问题了吧,我们看似支持朱先生,是支持他反对死记硬背的观点,但是他的态度明显不对劲。

按照举报违规评论的选项,属于“人身攻击”或“引战”。

而在莫小贝的教育问题终于探讨出答案之后,朱先生再次家访,就已经与教育观点无关。

就着吕秀才写小说这件事,朱先生不但大肆嘲讽吕秀才的资质,更断言说吕秀才应该种庄稼、当杂役。

实话说,若不是剧本里没有提供朱先生的姓名,写到这我已经不打算再称呼他为“先生”。

2

千万不要说,朱先生的教育观点值得赞同,他有几句话不得体也没关系。

朱先生第一次来的时候,吕秀才磨牙2次,折腾一整晚,意图跳井2次,众人为劝好吕秀才耗费的脑力体力不可计量。

朱先生第二次来的时候,吕秀才磨牙1次,意图与之血拼1次,折腾一整晚,锥刺股暗算老白1次,众人为劝好吕秀才耗费的脑力体力不可计量。

这是情绪的必然,极端情绪真的会传染。

你们有没有见过微博上键盘侠的骂战?有没有见过评论区的乌烟瘴气?

当你想心平气和讨论问题时候遇没遇到过别人满口脏话,一回复就是一句“******”的集合?

而且因键盘侠技巧日益娴熟,审核机制也日益复杂。即使这样,谐音、黑话、冷嘲热讽、变相骚扰,从未停止。

当然,我相信,你的修养如同拦住吕秀才和人拼命的同福客栈一家人,坚实地阻止你堕入和键盘侠一样的污浊深渊。

但扪心自问,就算不自己下场还击,遇见那些反过来就是一口脏话回敬的人,心中会不会有一丝觉得畅快?

这就是让人担心的事情:深渊必将予以凝视。

极端滋长极端,极端回敬极端。

我们倡导自由,说话是其中重要一项,但你有没有想象过一个真正自由的情况?相信每一个对真实人性有所察觉的人,反而更容易想到那些极端的情况。

有问题的未必仅仅是观点,在于与观点相附着以及受观点影响的事物。

他的观点也许很幼稚,但他可能没说一句都是一堆*******。

他的观点也许经不起推敲,可是一旦有人照着他的观点去做,他们可能对无辜的人的肉身又推又敲。

就像朱先生惹怒吕秀才的,是他的脏话;而吕秀才彻底被激怒时打算回敬朱先生的,是拳打脚踢。

这是很可怕的。

每个人的意见本质上都是偏见,只不过在理性指引下,一些意见的【偏执程度】在降低。而降低我们【偏执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良好的沟通。

当话题引向人身攻击时,我们再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早已微乎其微。

就事论事的能力,是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些人空有年纪,却在这门课上不及格。

3

朱先生人身攻击言论另一个的问题是——他在标签化吕秀才。

朱先生与吕秀才或是吕知府之间是否有私人恩怨?遗憾的是剧情并未明确交代。而且根据秀才与大嘴的描述,吕知府四十岁中举,第二年上任,且疑似第三年入土为安。坦白讲,这个时间可以说干啥都来不及,而且倘若中年发生职务犯罪,以秀才的读书人气质,他绝不可能以先祖为荣耀挂在嘴边。

牵强的解释是朱先生是搞老庄的,而秀才的绰号是侯哥,这就成了延续自《西游记》的恩怨。但是这不过是连名字都不放过的穿凿附会,我们正经一点。

暂且认定朱吕两家没有私人恩怨。

那么朱先生如此批判吕秀才的目的何在?除了私德有亏(当然这个解释已经很充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我的猜测是,他在把吕秀才当做一个死记硬背的活靶子。

上段结尾说到,不少人一把年纪还不会就事论事。但是,他们通常很善于指桑骂槐,借题发挥。

在朱先生眼中,吕秀才“只会之乎者也”、只知道重复四书五经。

事实果真如此吗?

教育理念

坦白讲,秀才的理念的确是应试型的死记硬背。在指点小六当捕头的时候(第二十七回),秀才将自己的知识和脑子归结为从小被打,并以此教育小六。

但是这就足以概括吕秀才了吗?

知识储备

他懂莎士比亚,懂哲学,懂表演理论,随口就是一段英语,能算账,会唱rap,会写小说,会写诗,后来还当过编剧写剧本……

而且他一眼识破了邱小冬伪造的道歉信抄了陶渊明,并且义正辞严自己写信可不会抄书。

这样的知识储备,绝不是朱先生口中“只会之乎者也的庸才”所能拥有的。

运用水平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秀才的知识并非只是拿来秀的。

血战姬无命,靠的不是六扇门报告里虚构的大慈大悲掌法;智退辛普森,靠的不是隐居盗圣的天下第二轻功;和无双牢里脱身,也不是用蛮力把栏杆掰弯……

最近有种感叹说“绝境靠秀才”,大家已经注意到秀才的光芒。他只是个秀才,是个薪水不高的账房先生,不妨碍他是普通人中有智慧的那一部分。

至于朱先生,我们推定这位白马书院老师并非浪得虚名。

即便如此,朱先生并没有表现出在知识储备上碾压秀才的水平。

所以,朱先生与吕秀才是观点的左右之分,而没有高下之别。

那么朱先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

因为他把秀才想简单了,他给秀才贴上“书呆子”的标签,然后在从标签来认识吕秀才。

而我们不希望朱先生攻击吕秀才本人,也是因为秀才人确实很好。

打标签容易更快得让彼此熟悉,是有效率的做法。但也速成的武功容易走火入魔。人际交流也是如此。

几个字的标签又怎能说完一个人的一生呢?

4

再说应对措施。

其实剧中的应对措施真的很终极,也更理性。

毕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足以保住自己心境清明。

可未必每个人都忍得住,也未必每个人忍不住的时候都有一群好朋友拉一把。

如果秀才怒吼着“我和他拼了”,没有人拉着秀才呢?如果月黑风高的夜晚,平行世界的吕秀才终于下定决心一雪奇耻大辱,然后从厨房摸出一把彼时还未是玄铁的菜刀呢?

极端滋长极端,极端回敬极端。

这种事真说不好。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当然很美好,但能一问一答间回出工整而不失文采的句子,这样的智慧与口才,即使打算较真,对方也未必是对手。

但是有一个问题:被攻击的一方作为受害者,为什么处境要比加害者更差?

已经是受害者了,还要在刷一下微博热点换一个的时代,忍十年?别闹了。

因此,稍一想就觉得不公平。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寻求多种救济渠道:找人评理、报案、起诉……

但到网上呢?一条评论就可以无障碍地相对方发泄恶意,而绝大多数网上的处理渠道相比较同态复仇又太慢太慢。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条评论,一个人在一个加V用户下留言挑衅,人家粉丝找他理论时候趾高气昂“你能把我咋滴?”,仿佛取得了大胜利。

其实他搞混了,劝他好好说话,不是阻止他取得胜利,而是害怕他输得太惨。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极端对上极端的后果都太过沉重。

即使写这么多,我也得坦白没想出好办法,只能希望和大家一起从源头上努力。

多一点就事论事,少一点人身攻击。

5

至于朱先生和秀才的理念之争,当然是看莫小贝的教育成果。

根据剧情来看,朱先生一味鼓吹的天性教育,搞出来个校园霸凌团体八大派,自己无力收场。

最后是颇有“吕秀才第二”倾向的邱小冬来制止这场闹剧,而他的方式也不过是展示自己的知识修养。

朱先生口中莫小贝弃恶扬善的证据,居然是能背下来一篇三字经。

吕秀才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

所以你看,观念上的争执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弥合,毕竟纯理性的辩论还是很可能求同存异的。

那人格上的侮辱呢?

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你有事要辩个是非曲折的时候,不要人身攻击吕秀才,他人真的很好。

2018年国际华语辩论赛哲理辩的题目是“人有/没有表达偏见的自由”,对阵的是黄执中学长与周玄毅老师。如果感兴趣,不妨搜一下相关视频。


封面及以上图片来自电视剧《武林外传》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其他推荐

莫小贝的赤焰刀,邱小冬的旧论语

祝无双的高光时刻,不是那道西凉河醋鱼 

老邢啊,你不能总等着李大嘴离职当厨子

创业家姬无命其人

这里还有一个二维码,他人也是真的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