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评价体系(下)-怎样让结构自带评价2022-12-14
十一学校里的大部分评价制度都是低利害的,也就是说,评价结果没有那么强烈地影响到老师的收入、升迁和荣誉。你可能觉得奇怪,评价就是为了分出优劣、激励员工,为什么十一学校反而要降低利害性呢?
答案很简单:评价的这些作用,在十一学校另有方法去完成。
什么方法?我们先回到一个朴素的场景,一个人的行为,最容易被什么因素影响?是那些贴在墙上的奖惩指标呢,还是周围人的舆论、目光和选择呢?
当然是后者。你想啊:奖惩指标是一时的,而周围人的感受是持续的;奖惩指标是僵化的,而周围人的感受是变动的;奖惩指标对一个人的评价是有疏漏的,而周围人的感受对一个人的评价是既全面又丰富的。自古至今,周边的人,而不是明确的指标,才是最重要、也最起作用的评价机制。
只不过,在现代组织中,权力的作用变得空前强大。领导成了决定一个人在组织内命运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评价者。但领导毕竟只有一个,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员工看。那怎么办?这才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指标评价体系。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十一学校是用什么办法来评价一个人了。一句话:用“结构化的人的选择”来评价人。
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结构化”和“人的选择”。我们一个个地看。
所谓“结构化”,就是用结构设计重塑组织环境。过去,下级敬畏上级,其实是敬畏上级手里的权力。但是,如果你听过我们前面的“内部客户”、“分割权力”和“双向选聘”那几讲的内容,你就知道,在十一学校的结构里,人的生存环境全变了。
比如,一个支持人员,找到了自己的内部客户,他就不再是可以轻易指挥别人的权力部门了,他要为提高自己的客户满意度而努力。
再比如,战略高层,尤其是校长,每年都必须接受全体教职工的信任度投票。信任度没达标,就面临“下岗”。有了这个评价,高层是不是就会理性决策,不随意发号施令了呢?
你看,这就是重塑结构的威力。你不需要煞费苦心地设计指标,就可以让结构自带评价功能。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关键词,“人的选择”。
一个人的素质、日常工作表现,都落在周边人的眼里,形成各种各样的印象和口碑。这些因素看起来柔软,但在某个时刻会变得非常坚硬。什么时刻?被选择的时刻啊。
第9讲,我们讲了双向选聘。选聘的时候,一位老师是被多位年级主任“争抢”,还是无奈之下被动收留?会不会大家表面上对你客客气气,甚至赞誉有加,但就是没人邀请你加入他的团队?这个时候,评价的刚性后果就严酷地体现出来了。人心是一把尺子。大家都看在眼里,当事人也都放在心里啊。
你看,这就是“人的选择”的力量。所以,十一学校有一句话:“聘任就是最大的评价。”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拆解一下这种用“结构化的人的选择”来评价人的方法精巧在哪里。
十一学校采用的是“年级制”。每个年级都是一个独立预算单位,分灶吃饭,责权利匹配。对应到企业,就是一个个独立核算的价值中心。听到这儿,你可能想起了改革开放初期搞的“大包干”或者“责任制”。那会不会造成各人自扫门前雪,各自为战,不相往来,甚至互相拆台呢?
不会。十一学校通过调动“结构的力量”和“人的力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具体来说,是三个方面的办法:
第一,很多学校往往是,谁在哪个年级经验最丰富,谁就长期待在这个年级。而十一学校搞的是“大循环”。每个年级主任一上任,就带三年或者六年,把一届学生从初一一直护送到高三。每个学年,他面对的都是全新的挑战。因此,他非常希望从历届老师身上获得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那跨年级的请教,在十一学校就是常态。
你看,这个小小的结构改造,是不是就避免了各自为战的恶果了?
这是第一个方法,“大循环制”。还有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双向选聘”。
双向选聘虽然只是一个结构安排,但你设身处地想想看,年级主任的压力有多大?一来,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双向选聘吧?你想从别的年级调整一些老师来弥补出现的缺口,那就必须与各个年级的老师都搞好关系,口碑不能差。还有,年级主任可以只顾自己出成绩,但老师并不一定答应啊,他们得考虑这一轮毕业之后自己会到哪里去吧?从长远利益考虑,也不希望与别人过度厮杀破坏关系。
你看,一个双向聘任,就让老师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有了建设性的基础。
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针对年级的“组织诊断”。
诊断内容很多,有对负责人领导力的诊断,有对组织氛围的诊断,有对组织效能的诊断。请注意,所有这些诊断,就是帮你查查身体,有问题的话给你提个醒,不和任何绩效、奖励挂钩。这样就把年级主任的目光引向内部。说白了,就是自己跟自己比,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避免出了问题向外部找借口。
当然,不排除年级间会有比一比赛一赛的心态。比如,这一届高三年级考得那么好,对高二高一年级主任自然有压力,这很正常。
但是,你发现没有?有了上面三个机制,竞争就不会表现为人际关系上的彼此踩踏,而是自我激励、自我赶超了。这个局面一旦形成,还需要大量的指标体系吗?就不用了。
说到这,你是不是更能体会李希贵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的妙处了呢?“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开会。”
我们继续深入,来看看用结构“自带”评价的其他好处。
首先,在工作接近尾声时,才开始想到要评价,这是一种事后管理,发现问题也于事无补。而让结构“自带”评价,就把工作做在了前面。每位员工都清晰地知道,组织对自己的期待和自己发力的方向。
其次,用指标来考核人,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旦考核结果不如意,会带来大量的内耗,领导者的精力会被牵扯进各种安慰人、补漏洞里。而结构“自带”了评价以后,就会把人的善意激发出来,给评价双方留出了反思改进的空间,这样的人际关系就会很舒服。当组织不跟员工分分计算的时候,员工自然也不会斤斤计较。
还有,用指标来考核人,比如用工作年限、论文数量、命题次数等等客观指标来评价老师,会造成扭曲。很多组织里都有两类“隐形人”:一类是“穿着闪亮的鞋子却怎么也走不快的人”。就是说他的外表光鲜,学历高,社会荣誉多,但实际精力并没有放在学生身上。另一类是资历尚浅,但在学生中间非常受欢迎的人。这两种人,过去是很难被识别的。结构一旦“自带”了评价,就很容易被发现。
比如,十一学校有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换作过去,他可能要花上十几年的功夫“爬格子”积累经验;但现在,因为他的个性魅力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方面也表现出了特别的潜质,被几个年级主任“疯抢”,很快就成长为了英语学科主任,带领着80多人的大团队。你看,双向聘任就有利于形成或许和他资历不匹配,但和他实际成长趋势相符的评价。
用组织结构来解决评价问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形成好的团队。
我们常常听到领导者抱怨员工有好资源不拿出来分享,好经验不贡献给团队。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评价的是个人绩效,大搞竞争排名,却唯独不鼓励合作。
这个问题从结构的角度很容易解决,那就是: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
比如说绩效工资。在十一学校,绩效工资的一个构成,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高考团队成就。高三语文教研组12位老师今年的高考成绩很好,那么整个团队的老师人人都会获得一份绩效奖。虽然这个团队高三后解散,各自被聘任到新的团队中,但这份绩效奖会随着你本人保持三年或六年,直到下一轮中高考成绩出来。
这么一来,团队内部的合作,甚至是跨团队的合作,都不再是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把知识经验都贡献出来,对自己才最有好处。而合作文化带来的微笑、从容、善良,会成为最重要的教育元素影响到学生。这些远远比过度竞争之下的提防、猜忌、迁怒和紧张要好得多。
好,到这里,我们就把十一学校“用组织结构来评价人”这个独特的心法说完了。
总结一下,无非是两个要点:
第一,相信人的感受和人的选择的力量。
第二,相信组织结构重塑人的环境的力量。
至此,我们的第三模块就结束了,这个模块是能不能给组织装上发动机的关键。但是你发现没有,在五大组织结构中,还有一块没有涉及,那就是研发平台。变革行进到这,组织的活力开始爆发,一线的需求开始生长,研发平台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个模块我们就来讲讲研发平台。
最后,留个小作业,在你的组织里有哪些好的聘任、薪酬或评价制度?欢迎你在评论区里列出来,分享给我。
我是沈祖芸,我们下个模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