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什么时代,让子女教父母如何做父母(二)
(上文前日发出后没想到反响剧烈,再次声明,文章观点仅适于部分群体。)
图片来源:SSYER.jpg
五 去大城市吧 你的孩子不属鸡
据哈佛大学招生办统计,2014年其60%录取的美国学生是来自全国收入前10%的精英家庭。
在中国,尽管农村学生所占的在校大学生总人数逐年提高,到2012年达到了59.1%,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人数在逐渐降低,到2012年就降到了不到20%。
高校的学生一学期快过完了,想起他们开学前还是新生,就觉得他们异常可爱,因为去年忽被问到“俺家小孩填志愿你给俺参谋参谋”,忽然有种被时代甩到了经验老资历这个群体面前的感觉。
我还是蛮开心的,毕竟可以在这些“不懂”的家长们面前比划几下了,终于从前浪的手中接过了这个"权威棒",我紧紧地抓住了这种感觉——一种被上一批人捆打等了数年熬到解放终于可以折磨下一批人了的感觉。
我们的父母擅长“坐拥”着这种感觉,拿捏问道,动作熟巧。
我对他们孩子报什么学校并不关心,学校对我来说最大的不同反而是地域——城市的地域差异性。从远方到家门口。选一个,呆它四年。
很多家长对这个选择从未重视,觉得找个专业选个学校就差不多行了,其实背后可能有一股拖住你阻止你去更远的地方的情怀。
至少我的父母成功了。他们替我选择了专业,和家门口的城市,并为此十二分地满意。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邻居。他跟我同龄,认识了很多年,进大学之前的蹑手蹑脚奶声奶气的性格在毕业之后性格迥变,令我刮目相看。我相信是省外的城市特性是最直接的原因。
当我爸爸很多年前还是个给领导开公车的时候,领导就对我爸爸说过,“孩子呀,终究是要离开你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送他去最远的远方。”爸爸可能永远不能这句话的含义吧。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这个机会面前都不肯出去的话,那基本上以后永远都不会走出去了。”
人才流动。
父母群体很少意识到人才流动这个问题。让我告诉你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或者将来)足够优秀,基本上可以讲他最好的趋向结果就是移民。我不是鼓励你移民,是让你认清事实:优秀的人才具有高度流动性,会携及他们的财富流向吸引人的地方。就像货币一样,货币只有在流通中产生更多价值。人不动便贬值。去看看(1820年以来)全球各地向美国的人口迁移的大数据吧,你也许会有别样体会。
如果选择留在原地,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放弃了一次可以向更高阶层进阶的机会。很多个机会在当时看来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选择,而其实是个他在未来生活发展线程中的大转折,如果他采纳了的话。
你选择呆在原地。
你会在未来几十年还用着自己熟悉的语言,你失去了新语言学习的环境和需求。在这里与你打交道的群体不是白领,更多的是大妈阶级。你加强了讲价扯皮八卦和算计的能力。你将节省视作致富好习惯。你甚至会买彩票。你几乎不再有阅读习惯,因为公交车上的大爷都会盯着你让你浑身不自在。你不需要关心一线的科技新事物新动向风向标,因为这里连苹果鄙视链可能都不存在。你不再乐于辟谣了,因为你周围到处是里一层外一层的谣言伪科学,单单远离它们就已经耗尽了你的元气。你说起话来依然不自信不富逻辑,因为你很久没遇见什么穿西服的陌生人了。你熟悉家周边的每条街道,连停车的时候哪里有块石头都一清二楚。你会被相亲,从抗拒到疲惫。...
你终于完全浸渍了低配的生活理念并再也无法脱胎换骨,并将它继续传给下一代。
“去离家远一点的学校,越远越好,最好大城市”我清一色的建议他们。
离开你的小县城。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可以走很远,那表明他足够优秀。
鸡也有翅膀为什么不叫鸟?
鸡有翅但不能飞,何谓鸟?
“不是希望成龙成凤吗,你的孩子不属鸡。”
六 反过来就行了
你把我绑在椅子上,端起盘子喂我食物。事后你还责骂我为什么喂你饭还说我对你不好。
最烂的谎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这广告说得真好,说得就好像你父母那时候在同一起跑线上赢过一样。
从来从来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同一起跑线。说那句话的都是开收费补习班的。
对于孩子间的差异(不只是孩子)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是:人的个体差异很大,鉴于原始背景和经历不同,可能你耗尽全力去奋斗也比不上人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你梦寐不可求的东西在人家看来可能是弹指之劳。你一辈子创造的价值可能没有人家抽支烟工夫的多。
勿跟“别人家的”比较。人的痛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刨根问底去寻找“意义”的存在性这种东西;一个是千方百计八卦用来自我比较来满足意淫。若自己占据了上风,沾沾自喜并又提高了一点点虚荣的闸值。若自己没比过人家,这心里就开始各种不服各种别扭各种找茬。
当父母还在为比楼下的隔壁老王月工资多发几百而沾沾自喜时,我想他们这辈子还没见过富人吧。这叫五十一步笑五十步。
小时候我对绘画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天赋(天赋这东西其实也是长期不经意的无意识输入练习最终形成的优势而已,这里不细解释),对于大学专业我还是很希望能选择相关的专业,而且我也是明显的偏右脑型左撇子,但我没有被允许。后来我妈妈说,当初不让你学美术是因为你是个男孩。男孩子学美术,说出去怎么也不“那个”,何况将来也不挣钱。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我后来从事食品行业中验证了一个打脸的结论:在整个食品终端链里,做头部的包装美术设计是最挣钱的了,它也算是唯一称得上脑力劳动的部分。
之前我想练英语口语就买了个主播麦克风,因为可以听自己的返音。收到货我爸看见以后,来了一句“你买这个干嘛,当主播啊,千万别去哈。”
我只说了句不是,因为那个时刻我看到了他脸上瞬间透露出的表情——那种表情透露着嫌弃——“干主播是下流的(职业),那些人都和街上的妓女差不多”。
这使我无言以对。
前一阵子有人发图,附上地铁上妇女露出肌肤给婴儿喂奶的图,疑是否有不雅?
育奶是人类最正常的行为之一。为啥露出点肌肤就要说成不雅。我不雅吗。
去年10月31日晚,在某地铁2号线上,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地铁里两名打扮怪异过万圣节的女孩,还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我羞耻吗。
这类人群终身不学无术,热衷作肤浅结论,对文化对道德对艺术的理解也仅限于此。
除了孝顺是最大的挡箭牌,另一个是责任也被滥用。好像很少人去质疑这种特质,难道"责任"也有问题?国人在讲家庭和情感关系时向来喜欢先给自己加一个声明标签:做XX要有责任,并且我认为是这样。仿佛好像他先发制人讲完这句话就有了责任一样——“这一轮讨论中谁要是没说做XX要有责任或者是最后说的,那他就是不负责任,就是我们要讨伐的人”
同样定位有问题的是批评。
父母自认为把说教当作批评。每个孩子心理承受闸值是不一样的,孩子(尤其未成年孩子)绝不是越挫越强,一旦超越了这个闸值便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我的大学心理老师跟我说,说话要有言信,因为可能无意中对别人说过的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当事人的将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另外对心理疾病误区首当其冲的是:认为心理疾病是脆弱的表现。心理疾病是从来不是脆弱的原因。可能父辈这一代人从来没看过什么心理医生,但并不代表他们自身没有心理问题或缺陷。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都有问题,毕竟时代的恶劣背景因素摆在哪里。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会处理孩子产生的心理问题。
别把发泄当批评,别把驯化当和谐。
糟糕透了,到底让我怎么教孩子?——方法太简单了,反过来就行了。
我不是教你跟父母对着干。
很多父母的爱是一种狭爱,即短视+溺爱。狭爱的父母教育的趋向性很明显——约束性、严谨性、惩罚性、逃避性、省心性、防伤害、避亏性、祛尝试、防失败、怕万一。
他们不懂得放手。这种教育理念扼杀了一个正常孩子生活的一切可能性。对他们而言,生活只有一种,叫“正常的生活”——上完K12考大学娶妻生子养儿还贷退休等死。虽然他们也见识过别样的人生,别样的活法。甚至也羡慕过。但当轮到在他们孩子身上做类似的选择时,却一脸的嫌弃和躲闪不及,仿佛你吐了一口痰在他身上。
父母就在不经意间替我们做了决定,很多很多事情。他们与外人不同的是——他们对未来的结果——无需承担后果,也无法承担。
父母的认知和理解层次将直接牵制或限制孩子的行为。
这导致小时候反而不听话的孩子在将来显示出了更有竞争的优势。
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养育的目标从来不是叫他成为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
省心的本质就是扼杀。
最省心的办法就是孩子死了。
“照我说的去做,但别学我。”
他们也把自己当成个榜样,当成一个我可以但你不可以的榜样。凭什么?
也把孩子当作纽带。这可害苦了孩子。实际上孩子当的却是韩朝缓冲三八线,是克什米尔,是东西德柏林墙。
很多时候孩子伤心透了。我曾经大部分的失望感和绝望感都来自于父母的言语。
每一次发生,内心都需要重建,打着正能量的旗号。像搭积木,本来就垒得不高,就被一脚抡散。
“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我的梦想还想小时候一样遥远,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
多给予些鼓励吧。把平时那些阿谀奉承的话留几句在家里说吧,不是最喜欢拍马屁吗,拍几句孩子的马屁吧。
平时在言语中尽量不要出现以下字眼:别想。正经。另类。不听话。掉价。不正常。别搞特殊。差不多。男孩样儿。女孩样儿。笨。怕万一。为你好。你看别人。不孝。妇道。丢脸。等明天。...
你可能发现避免了使用以上词汇,一句话也不会说了。
这就对了,因为你可能压根就不会说话。更糟的是,孩子根本也不想跟你讲话了。
有人说上一代的父辈是时代的错误架在了他们的头上。不要埋怨,他们可能身不由己。
也不要试图“改变”他们。就像婚姻关系中你很难去改变一个人,你只能去“影响”,用Model去建立影响力,就像对孩子一样。当然,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因为它的核心目的是与旧时代“割裂”。这是你远见之下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图片来源:SSY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