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运营肿么办@产品今日看点

运营 | 一场聊天引发的活动运营思考

2016-12-12  本文已影响54人  ab04d1b50949

今天晚上,我还在自习室和毕业论文搏斗中,并催着坐在我旁边的男友赶紧关掉网易云音乐,也快快写毕设。这个时候,他的手机振了,我余光瞟了一眼,嗯……是个不知道的号码,然后他就跑出去接电话了。

这个电话有点久,我中途走神去写的一篇500字的春节抢票计划都敲完了(学生党比较穷),就当我又打算开始整顿整顿情绪再开始写毕设的时候,我看见男友满脸愁容地走进教室……

“是我一个表哥打的电话,他们公司是做乳制品的,最近想做一个快速刺激消费的活动。”他说。

“哇,那他为啥会找你捏?”我嘿嘿一笑,男友可是个程序员,术业有专攻呀。

“我也不知道,但我试着给他说了几个方案。”男友说。

“我比较好奇你说了哪几个方案呀?给我说说呗。”我说。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场超小声音的讨论(你懂得,教室里面比较安静>.<)

随便找了张图片,嘻嘻

方案一:将老客户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在微信群中举办活动,利用老客户的二次人脉?

这就是传说中的社群运营,获取客户的微信,征求客户的同意拉群,再组建这样一个群聊,最后再不断促进其活跃,同时又保证群内的内容不变质,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过程。

很多人认为,电商不是很火吗?那我把线下的东西搬到互联网上就好了,信息沟通成本低,支付也方便。但实时上,为了营造这种美好的消费环境,是要通过较长的时间,去获取客户的信任。在如今这个到处都是微信群、二维码、微商骗局的世界,客户凭什么定期打开你主场的微信群,去相信你发布的活动消息呢?

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办一个短期刺激性的活动,活动从预热期,到正式开始,再到最后的冷静期,是一个相对较短的过程(当然,只是乳制品小公司的活动,不能和双十一、双十二这种十天半个月之前就开始预热的超大型活动相比啦)。在活动期间如果活动的时间过长,客户也许觉得商家不靠谱,天天“贱价”出售,有损产品品牌形象。显然,在这个时候利用社群去支撑一个活动,是不可取的。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得到客户的微信号?得到了以后,他们是否会通过你的好友请求与拉群请求呢?这很难说。

就拿我来说,现在走在比较繁华的街市上,迎面居然就有拿着二维码到处让人帮忙扫的小伙伴。例如上周我就碰见一个做早教的推广,我的妈呀,地推可不是这么推的,我是看起来这么像孩儿还是孩儿他妈呀?我没毕业呢还,这可比被小孩儿叫“阿姨”更暴击一万点(早就习惯了)!

不过,慢并不代表我们不要去做。其实,在创业初期,初始客户非常重要,他们是使用你产品的种子用户。尤其是乳制品这种产品,是直接入口,甚至是给家中婴孩每天必备的食品,客户可能会非常“挑剔”,孩儿妈孩儿爸也有一些交流甚至“炫耀”的诉求,一个正规、真诚的微信群是他们需要的。无论最后活动采用何种方法,年底的这次活动是让新客户认识产品,让老客户重新认识产品的好时机,一定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开始有意识地建立带有自身风格、有温度的一个社群。

方案二:发挥明星效应,找红人代言直播?吸引新客户?

这是一个大家太敢想,但又太不敢做的想法了——利用粉丝效应。其实,如果钱足够多的话,还犹豫什么啊?砸之!还在创业初期公司,个个都怀揣着一夜红透半边天的梦想。不过,实时情况下,请明星这类想法基本上是想想就好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这还和产品本身有关。必须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的产品目前是否足够好?

正确的产品发展路径应该是在初创期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再在成长期考虑是否要增大产品的市场宣传力度。拿我们的乳制品来说,最基本来讲,奶是否安全、健康?再者奶是否好喝,包装、运送是否专业?是否对不同的细分人群有不同的产品细分?我们的服务态度是否足够好?如果这些产品的硬性、软性条件没有做好,却着急请大小明星来代言,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消费自己的知名度来冒险,万一喝出事故,相信不比“三星爆炸”类事件更不能让人大跌眼镜,到时候想挽救估计也是望尘莫及了。

2、你的产品和明星效应是否契合?

别看找明星的想法好想,但最终想要成功,还真得费一番周折。首先,要再一次仔细分析,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人,有可能客户是一些孩儿爸孩儿妈,但最终消费产品的却是孩子。我们在利用明星攻心时,是要选父母辈中意的稳重明星呢?还是要选孩子喜欢的小鲜肉偶像派呢?This is a question. 播放渠道需要选择年轻辈父母喜欢的直播吗?目前的直播平台的主流还是秀场,直播数据水分比较大,直播购物的标杆案例也没有形成,选择直播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做法。那么,直播“不好”,直接投放广告?又回到活动的问题上了,投放广告见效慢,而且市场投放行为缺少对其评价的指标,我们无法知道投放的广告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

3、你是否有扑街的心理准备?

其实吧,现在明星的黑粉也挺多的,明星的虚名也存在。明星是否有这种能将产品带动的能力,建议事先还是好好评估一下吧!一个产品的走红,有时候也基于一定的运气,如果价格不菲的支付酬劳打了水漂,也请事先做好准备吧。

方案三:找一些写手,写一些软文,吸引新客户?

这个听起来很耳熟,简直就是各种公众号小能手最爱听到的话了——新媒体运营。开一个公众号,每天写写文,就能吸引客户来为我欢呼,听起来好诱人、好方便哦!但事实上真的没那么简单……为了争粉丝,为了争原创,为了避开各种诱导分享雷区,新媒体运营的小编可真是费劲了功夫。

没错,很不幸,新媒体运营也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不过,你可以去请一些知名公众号帮忙推广,但是起步价基本是几十万一篇的,还得防着有可能出现的流量虚假问题,真是一把辛酸泪。

不过,和社区运营一样,新媒体神马的,还是尽早开始操办起来吧!用每天坚持不懈的内容运营,潜移默化地感动你的潜在客户。虽然慢了点,但最终留下的绝对是真爱粉。具体怎么做,请谨记一下三点:

1、弄清楚潜在客户的特征,性别?年龄?偏好?习惯?

2、输出符合他们口味的内容,通过反馈不断摸索出自身的风格与气质。

3、坚持,坚持,再坚持!

方案四:延续以前的做法,去附近乡镇赠送乳制品,吸引新客户?

这最后一种方法,其实是表哥最开始想做的,即是带有目的性的精准地推。到最后看来,似乎这才是最靠谱的方案了。但是据了解,公司以前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效果不佳。问及原因,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所以,问题来了,这最后一个方案,可不可取呢?

我想,思路似乎还需要完善一下,需要去做三件事:

1、赶紧对上次的活动进行复盘,先不管忘记收集的数据是什么,尽可能地导出上次失败的原因。是天气不好等外部原因,还是产品不够好等内部原因?还是仅仅因为奖励不够丰富?

2、弄清楚产品的目标客户是谁?选在附近的乡镇是否正确,是否有预先做过调研呢?所选取的地点到底有没有产品所需要的精准用户?

3、对上次的活动进行大换血,尤其是由复盘导出的上次活动的失败之处,明确活动目的(拉新、回馈还是增单?)、活动时间(最好蹭个节日)、活动奖品(一定要相关且诱人)、活动流程(一定要走通呀喂!这次记得加客户微信,让他们关注咱公众号呀)等等……最重要的是,这回一定要记得复盘!

没想到一下敲了这么多字,最近真是憋坏了~我还是要努力继续锻炼自己的产品和运营思维呀!Over!~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