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嫺学习复盘笔记——让抑郁远离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2023-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美嫺

一转眼,又到了孩子们期盼许久的暑假。

在暑假是让孩子放飞自我 ,还是和孩子一起渡过一个愉快,轻松,充实的假期呢?

有的父母,会让孩子尽情地玩,看手机打游戏,放纵自我。

有的父母,列满了学习计划,想让孩子趁着假期“弯道超车”。

父母对待孩子假期的态度、方法、视野,是拉开孩子格局和眼界的关键。

如何才能陪孩子度过一个既丰富又充实的暑假,真正给孩子好的滋养和成长所需要的心理营养?

今天参加孩子学校家长会后感触颇深,希望在暑假家长们和孩子可以进行一次深度的链接,打开彼此的心扉说出心里的话,希望抑郁,心理危机,情感障碍远离孩子们。

美嫺通过学习和思考分享以下几点,希望能够对您和孩子有所帮助。

01

带孩子体验一次真正的乡村生活

《朱子家训》里曾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如今许多孩子,每天锦衣玉食,丝毫不懂珍惜和感恩。

要想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不妨趁着假期带TA去趟农村吧!

如果可以在乡下住上几天,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种菜、砍柴、烧饭......

父母可以想一下整天泡在蜜罐里的少年,如何能懂得愁的滋味?

孩子只有吃过苦、受过累、流过汗,少去抱怨,才会懂得珍惜,才会知道感恩,从而不断拼搏和上进。

02

学一项生活技能

父母们是不是常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新闻:

小学生不会洗袜子,初中生不会刷碗筷,还有许多孩子甚至不会自己系鞋带、剥鸡蛋。

高分低能的孩子,注定走不远。

在家TA可以靠父母靠长辈,可是当TA离开父母,走向大学,步入社会,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又该如何生存呢?

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只有生活能力提高了以后,TA才能适应社会。”

千万别因为一时的分数和成绩,忽视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学做一道菜,学着整理房间,自己清洗衣服,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才是我们最应该教会给孩子的。

因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生活。

03

重点发展一项兴趣爱好

我们会发现,优秀的孩子从来都不是只刷题、死读书的“书呆子”,TA们都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

浙江学霸叶一鸣,高考总分716分,从小多才多艺,小学就是学校合唱团的钢琴伴奏。哪怕后来学习再忙,也不忘自己的音乐爱好。

陕西学霸卢奕菲,高考总分721分,从5岁便开始学习钢琴,如今已经是钢琴十级了。

孩子的潜力,需要父母耐心挖掘,孩子的兴趣,需要父母尊重与呵护。

让我们学会你支持孩子的一个兴趣,它不一定能让孩子成功,但是它有可能让孩子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力量,去面对时而无聊又困难重重的人生。

04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自然缺失症”

是由于接触大自然太少,孩子们过于依赖自己大脑里的信息,以及成年人灌输的概念,但对于身体五观带来的各种丰富体验,却慢慢变得“接受无能”。

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耐心,情绪易躁易怒,长大后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整日面对的都是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哪怕到了周末,要么是写作业,要么是上兴趣班。

其实,大自然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课堂。

趁着暑假,让孩子放下沉重的书包,远离手机的诱惑,去看山间的明月,听林中的鸟鸣,触溪涧的流水。

只有感受到物种的丰富和生命的神奇,孩子的内心才能被真正滋养。

这样长大的孩子,内心往往更丰腴更强大,对生命多一份敬畏,对生活也会多一份期待。

05

一起去名校看看

著名童话《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曾说:

“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搜集木头,也不要给他分配任何任务,而是要激起他对大海的向往。”

利用暑假和孩子一起去名校看看,相信定能激发TA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在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走马观花地拍个照,发个圈,就算是参观了。

父母更应该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名校的教育理念和深厚底蕴,带着孩子一同感受名校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特色,让这些成为他的精神动力。

06

每天锻炼半小时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学专家杨霞,她在过去30年里曾接诊了超过10万问题孩子。

她发现,很多孩子之所以专注力不行,做事拖拉磨蹭,还有情绪、心理问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运动不足。

她平日里最重视的,就是带儿子运动。

小时候,儿子容易分心,协调性差,心思敏感,于是她从4岁起便坚持带着儿子爬山。

正是运动的习惯,让儿子始终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儿子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

平日里,孩子们学业繁忙,很少有时间去运动。

但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弱不禁风的身体、玻璃易碎的心无法支撑孩子走到终点。

不妨在假期里,让孩子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挥洒汗水的过程,就是释放情绪的过程。

每天坚持下去,孩子的性格也能得到磨炼,变得更加坚韧。

07

让孩子广泛阅读

无数事实向我们证明,每一个优秀孩子背后,都必须要有海量阅读支撑。

不阅读的孩子,将来中高考都会吃亏。

倘若不阅读,丝毫没有文字积累和理解能力,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连试卷都做不完,又如何与TA人竞争呢?

如果你不想孩子在暑假沉迷手机和游戏,那一定要尽早控制TA的屏幕时间,增加TA的阅读时间。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父母用心和耐心。

多带孩子去图书馆,营造氛围;

放手让孩子自己选书,培养兴趣;

自己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做好榜样。

孩子爱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便可以受益终生。

08

逛一趟菜市场

从小到大,美嫺就经常带着孩子逛菜市场。

菜市场就像是一本隐形的教科书,藏着许多大学问和大智慧。

2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识瓜果蔬菜,了解它们的生长周期和营养价值,孩子不仅长见识,也从不挑食。

5岁的时候,可以带孩子挑菜、问价、还价,这是金钱教育最好的契机;

6岁的时候,买完菜大袋小袋,我会试着让孩子帮忙分担,几次之后TA便会主动揽下大包小包了。

孩子在你来我往中,还能增强沟通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不知不觉情商也提高了。

其实,知识的灌输并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当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去一趟菜市场,一定能看到孩子的惊人变化。

09

养成晨读的习惯

许多孩子,一放假就开始放飞自我,昼夜颠倒,懒散至极。

教育学家朱永新曾经算过一笔账:

如果每天比别人早起2小时,50年就能多出36500小时,合算起来就是4年多的时间。

一日之计在于晨,暑假正是让孩子坚持早起,养成晨读习惯的好时机。

关于晨读美嫺有3个建议:

1.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韵律感强的美文;

2. 最佳晨读时间是早上7点前,哪怕睡懒觉起床的同学,读上一段也绝对聊胜于无;

3. 文章数量不必太多,内容不必太长,一天半小时,选取5-10篇文章即可。

10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孩子就如同一棵小树苗,父母给予TA们什么样的养分,TA们最后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假期父母和孩子来一次有效,有趣,有意的亲密接触,多带着孩子做以上美嫺分享的9件事,相信T孩子们会越来越优秀,焦虑、抑郁自然会知趣而退。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复盘笔记。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