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速成(上篇)
2007年,杰夫·贝索斯跟人介绍自己的业务时说:“I sell books.” 2017年,他的介绍词变成了:“I sell whatever the fuck I want.” 十年间,亚马逊一跃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仅次于苹果),按照贝索斯的说法,他的秘诀只有一条:我不要利润,我只要增长。所以在阅读《增长黑客》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了很多特别的体会。
了解企业的增长路径
以前我只知道增长是一个动态,企业不增长,那就衰退,然后死亡,再正常不过。但是《增长黑客》里阐述的“增长”却是一个路径的概念,无比清晰。简单来说,增长的路径包含获客—— 留存 —— 推荐 —— 增长,企业用产品获客,然后通过构建场景留下客人,产生持续消费,接着让客人推荐身边的朋友使用,实现增长,最后重新获得新客,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就是增长路径。
而每一个增长路径的节点间都不是孤立的,用来连接各个节点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低成本试错+数据分析。举例:锤子科技在昨天推出了新的拉杆箱,获得了一批商务人士的青睐,他们成为了早期的消费者,但是要怎么让他们留存下来,并持续消费呢?于是推出了更加廉价版本的拉杆箱(品质依旧不错),构建了一个爸妈带孩子一起出行的场景,让他们为孩子也买一个拉杆箱。接着,推出不同的配色和推荐佣金,让早期客户发动身边的人购买,这样就形成了增长。如果这个设定是work的,那么数据会说话,如果尝试所带来的销量不尽人意,数据上同样能反应到底是在留存阶段还是在推荐阶段出了问题,接着分析问题,对消费者进行调研和意见征集,尝试新的手段,直到得到增长的正相关数据反馈为止,这就是通过低成本试错+数据分析构成的一个正向增长循环。
所以,快速地试错+数据分析,并完成产品迭代更新,这就是增长黑客思维的核心。
实践增长黑客前的准备
先构建产品的“啊哈时刻”,然后打造一个增长团队。
什么是产品的啊哈时刻?
如果你给自己的用户做一份调研,有一半以上认为没有你的产品后的一周,他们会非常焦虑/不开心,那么,你的产品就具备了啊哈时刻。举例:微信构建的啊哈时刻是随时连接到熟人及生活动态,Instagram的啊哈时刻是高质量的社交图片和留言分享,Pinterest的啊哈时刻是私人的高质量图片收藏。啊哈时刻赋予了产品一种特质,给了用户一个不得不用的理由。
为什么要先有啊哈时刻,然后再应用增长黑客手段?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灵魂,那么再多的推广,也无法让客户留存下来,进而实现增长。
有了啊哈时刻,接着就是打造增长团队。
打造增长团队的核心思路就是突破传统的筒仓结构,让增长团队的人员多样化:有产品经理,有数据分析,有工程师,还有其它了解各部门业务的人员。传统筒仓结构的弊端就是桥归桥,路归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销售就等着产品出来,然后按照既定的思路去卖,有问题了找售后,仅此而已。所以传统企业遭遇具有增长团队的互联网企业,结局通常是被降维打击,道理也特别简单:当军队分兵作战的时候,是无法发挥部队的整体优势的。增长团队的意义就是快速了解客户需求,反馈需求,实现需求,并且通过数据来了解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继续推进,如果无效,再想别的方法,这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而且多样化的人员配备保证了增长团队与其他部门的无缝对接。互联网时代,效率为王。Amazon、Facebook、Google都有自己的增长团队,而且规模庞大,功能细分。
说完了实践增长黑客的准备,接下来的一篇文章会详细阐述增长黑客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