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理课上的一个案例分析让全班同学羞愧不已

2020-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April7th

文|肆玥

“不道德!”

“他这是犯罪!”

“他是强盗!”

“他是杀人犯!”

“这是强奸犯,还是先奸后杀!”

几个学生就案例一阵狂轰乱炸的热议后,老师走到毛的身边,“阿毛,你怎么看呢?”

“老师……我没太听懂!”

“这还不好懂吗?我给你演示!你看着,我是一个陌生人,带着面罩,把你弄倒,摆在桌儿上,灌醉,扒光,拿刀,把你身体划开。你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道德的吗?”

其他同学接着起哄,也不给阿毛说话的机会。

“这还有什么好质疑的,不道德啊!”

“不道德,绝对是不道德的,我想想就觉得来气呢!”

阿毛也随之附和说,“这样的话,确实不太道德。”

这节道德模范案例分析课,班上一共就十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已经有九个同学都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他们一致的认为这是一个不道德的事件。

老师还是执着的又问了一遍班上那个唯一还没有发言的,唯唯诺诺的女孩子。

“姑娘,你呢,你觉得他的行为是道德的吗?”

“我……我不敢说,大家都觉得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吧!”

她水晶般的眼睛望着老师,仿佛黑暗里善良的一颗星。

班上同学又开始起哄。

“你说啊,就差你了!”

“这么明显的问题,有什么好考虑的?”

“你不会连这么简答的事实都看不出来吧?”

老师打了个手势,示意让大家适可而止。她是这个班上唯一的女生。

“没关系,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吧,说吧,没有人会笑话你的。”老师还是继续鼓励她。

她终于开口了,“万一,万一那个戴面罩的人是一个医生,他带着口罩,把另一个人放在手术台上,上了麻醉药,脱了病人的衣服,是要给那个病人做一个大手术呢?”

另外九个同学,忽然间陷入一片死寂。是啊,案例里面说的是“A masked stranger”,这可以是很多种面罩啊!为什么我们只想到了最坏的情况呢?

“A masked stranger makes you lie on the table, drugs you into unconsciousness, takes out a sharp knife and slices into your naked body.  ”(这是那段案例原文)

我模糊的眼睛里只有姑娘那星星般的眼睛在一闪一闪。我原以为,她天真淳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真诚,纯洁。

我问自己:

我是这个故事里的谁?

是大多数人?就是那些武断的对一件事情下结论的大部分同学吗?

我是不是也会在不了解状况的时候,听别人花枝招展的解释,就直接做结论?

如果是我在传递信息,我是不是也会不小心加入自己的解释?

或者,我是那个阿毛?虽然心存疑虑,却会因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而轻易随从……

我会在多数人下好的结论面前,不再思考吗?

我今天的这些思考会不会想往常一样,像一颗流星,转瞬即逝?还是,真的是一颗真心呢?

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真诚,纯洁,对吧?

肆玥,一只闲不住的懒虫,写生活所感;一个放肆的丫头,行读书所思;一个越来越没能耐的超现实派理想主义者;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重度焦虑症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