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开明、尊重、威严与柔情
看完《我的父亲我的儿子》这部电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印象是对我自己父亲深深的感激。
电影中的男主的父亲,是一个大家庭的顶梁柱,他是权力、责任的集合体,以及子女未来走向的指引者。电影中给到他的大部分镜头,都凸显出了这个老人的严肃、固执、难以接近和不苟言笑,尤其是他和男主共同出镜的场面里,大多都充斥着冷淡和浓烈的火药味。
在我看来,剧中所塑造出的爷爷的形象是很多影视剧中典型的男性形象,他们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对自己所作出选择的不容质疑,对自己男性威严的一再维护,直到事情发展到所谓不可控的地步时,才会向身边的人流露出自己柔软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爷爷并不是在得知儿子身患绝症的时候,才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不舍,相反,在自己的儿子离开的这十五年里,那间他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的小屋埋藏了他对儿子所有的爱,一台老旧的录像机,一张泛黄的幕布,几段自己儿子小时候的录像,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夜晚,这是一个男人在威严之下无声的柔情。
电影当中给到爷爷的镜头里,有一处令我印象颇为深刻,那是爷爷向大家坦白自己的儿子身患绝症以后的一个片段,当所有的亲属得知男主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时,无不痛苦流泪,这时爷爷对他多愁善感的大儿子说了两个字——定住。定住,是一个男人面对悲伤时最坚强的表现,即便现实有多么让人绝望,作为一家之主我都不能当着任何人的面掉一滴眼泪。后来电影给了一个短暂的分镜头,在其他人都还在屋子里哭泣时,爷爷缓缓起身走到了屋外的台阶上,一个人坐了下来,默默的低下头闭上了浑浊的眼睛……
电影当中还有一段名场面是我不得不提的,那便是男主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准备把儿子托付给父亲时,父子俩在院子里的对话。这段几分钟的对话里,男主向父亲袒露出了自己直到现在终于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知道养孩子是一件很难两全的事情,当他说出:“可是连孩子养不大的感受,你知道吗?”这句话时,整个电影的发展在这里迎来了转折,所有人都在此刻知道,这不仅仅是让一对父子之间十几年积怨和解的对话,还是一位父亲向自己的父亲托孤时留下的遗言:儿子出生的那一晚,他的妻子死了,但是他却什么也做不了;儿子出生以后,他却因为受到政治迫害而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年幼的孩子也只能交给保姆来照料;儿子稍长大些以后,我带着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却不是因为要好好陪着他长大,而是要在自己离开人世前把他托付给父亲……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他总是缺席,短暂的温馨时光结束以后,本以为一段美满的结局即将到来,却难料不久之后将是天人永隔的痛楚,这些年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活对一个男人心智的无情鞭笞,它让一个男人带着父子感情的缺憾离开家乡,又让这个男人带着未尽的父爱匆匆离场。
聊完了电影,我想聊一聊我和我的父亲。
过去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都和我说:“你有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好爸爸,你一定要努力,不能够辜负他对你这么多年的付出。”当时的我还很小,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在别人眼里看来会如此伟大,但是当我慢慢长大以后,我开始能够理解父亲在工作、生活和教育上所背负的巨大压力,再想到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十八岁到三十岁,十二年的时间,他把人生最灿烂的岁月留在了军营。他决定退伍的那一年,我刚好一周岁,后来他和我提到这件事的时候,他说:“你是我的儿子,当年我没有过一个完整的童年,和你的叔叔两个人相依为命走到今天。现在我做了你的父亲,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不想缺席,我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我亲手带出来。”
这是他对我说的原话,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步入大学的前十八年里,他把除掉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几乎都留给了家庭和我,周末有同事叫他一起聚餐,别人的父亲可能就去了,但是只要我在家他就会委婉拒绝掉,在家陪着我。我在书房学习,他就和母亲一起买菜、洗衣、做饭,我完成了学习任务,他就带着我一起出去转悠,看看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顺便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对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也会和父亲说,除非是原则上的问题,否则父亲很少会用命令的语气要求我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与之相反的是,父亲更愿意去支持我做出一些尝试,可能他也知道一些事情是不对的,但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他更加希望我能够通过试错来更正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认知,这样的效果会比他一再地阻拦好很多。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发生过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每当这时,父亲不会做出很强烈的反应,说出“我不让你做你还偏要做”这一类的话,他往往是通过短暂的沉默和意味深长的教导来帮助我在很多事情当中慢慢走出来的。
等我读到高中的时候,父亲对于我在学习上的事情几乎已经完全脱手了,至于想怎么学习,学得怎么样,都凭我个人对自己水平和努力程度的判断,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周末报了好几门补习班的时候,我和父亲说:“我不想再上所谓的补习班了,我觉得那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就这一句话,父亲停掉了所有的补课计划,从那以后的每个周末,我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就和父亲一起出去吃吃喝喝,逛逛公园散散心,释放一下学习的压力,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以后再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中去,那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成绩突飞猛进的一段时光。
高二分科以后,我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有时候中午我就会开始着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学习任务不重,我就会向班主任申请晚自习的假条,老师联系家长,得到我父母的同意以后,就会把假条批给我,我回到家以后照常完成了自己制定学习任务,就会和父母一起出去聊天散心,这样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了我上大学以前。
很多人都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管,但是我和父亲的关系却恰恰相反,通过父子之间的陪伴和理解,我非常平稳的度过了这段时间。在很多事情上,他给予了我莫大的包容和鼓励,这方面他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他的儿子,当我时隔多年再回头看这段记忆时,我依然会为这位军人的铁血柔情动容。
我提到了很多父亲的好,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在我心目中就一直是一种柔软包容的形象,换句话说,他在男人的威严方面做到的一点也不比其他方面逊色,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极少动怒的,但是一旦他动怒,家里没有任何人可以触犯他的威严,他不会向任何人主动动手,他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足以杀死你眼中所有的不服气。
前面有提到过,我的父亲是一位退伍老兵,至于他当年的巅峰时期有多么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我只能够从他只言片语的描述中依稀绘出一点大概的轮廓,但是我明白,在大多数时候,只要他想动手,我大概是连求饶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小的时候犯错也挨过父亲的体罚,至今还记得那年冬天他让我到屋外罚站,还是小姨好说歹说才把我从外面抱回来的,要是我一个人,怕是宁可在屋外被冷风吹一晚上也不敢贸然回到屋里去;后来小学因为撒谎,父亲用习题册轻飘飘在我脸上扇了一下,两个鼻孔瞬间流出了鼻血;除此以外,关于父亲动手的记忆几乎是没有了。
父亲很少对我动怒,但是他在我心里有很高的威严,恰恰是因为他很少动怒这件事。不怒则已,一怒惊心,这是他雄性爆发力的侧写;用男人的心胸去面对万事万物,能讲道理绝不恶语相向,以德服人的宽广胸襟让我心生敬意,他用行动告诉我,威严是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用胸怀建立起来的。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父亲,我想是开眼界,明事理的开明;是尊选择,重子女的尊重;是威天下,严律己的威严;是柔似海,情媲金的柔情。
今天,我已初为人子,未来,我将初为人父,愿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会已一位父亲的身份,将从自己父亲身上学到的开明、尊重、威严和柔情一并交付给我的下一代,让伟大的父爱永远流淌在家族的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