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捡一个好文故事

她很少想起外婆

2023-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柒日酒馆
图源网络,侵权删

她很少想起外婆。

同事把位置挪过来,手上拿着笔记本:“你外婆是怎么对你的,你跟我们讲讲吧,要不我们周末去你家看看?”

因为一个活动主题,家里唯一有老人的她成了被“盘问”的对象。

“跟大多数老人一样,喜欢我多回去看看,每次都要煮一堆好吃的菜……”

李琳原本要这样讲的,可现在她说不出口。

最后实在受不了同事看向她的视线,低头嗡嗡道:“她去世了。”

同事连忙捂着嘴,想起上星期讨论时,她外婆还给她煮多么好吃的菜,这个星期就已经离世。

只能心中感慨着世事难料,预想到李琳的难受,只好给她投以安慰的眼神,去拦住其他要来问问题的同事。

李琳知道同事的想法,可现在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她的外婆离世了,在两年前。

而她是上个星期才知道的。

大门紧紧关着,像是在防贼一样隔绝着屋外和屋里的空间。

然而事实却是有两个人在除夕夜这天被赶出了门。

李琳静默的看了两眼门,像往常一样往回走。

这时,身旁的人拉住她,不让她离开。

拉她的人凝重的看了她一眼,继而拍打着门,大声向里呼喊着。

屋里是她的外婆,至于拉她则是她的母亲。

自从外公去世后,外婆的本性就再也不进行遮掩。

不仅命令只有过年可以回来,而且要给了红包才能进门。

进门只是单纯的进门,在确认过红包里的金额后,她才会决定她们的去留。

给的多,她就会笑盈盈,煮好一顿饭,让她们吃完就走;反之,给的少,她就会板着脸,直接下令要她们出门。

简而言之,红包就是为了买顿饭。

一顿永远猜不出是好吃还是难吃的饭。

因为摸清了这个路数的李琳,过年永远给着在外婆眼里算少的金额。

本来这次依旧是母亲留着吃饭,她离开的情景。

可能是因为母亲给的太多,外婆“网开一面”,让她也留下来吃饭。

吃饭时,外婆一直冷着脸,在饭快要吃完的时候,冷凝的气氛终于打破。

她说,她要住养老院,以后都不要去找她。

毫无疑问,在听到不要去找她的时候,李琳心里无疑是高兴的。

而母亲惴惴不安起来,说什么都要留下来过夜。

最后的结局就是外婆直接将她们轰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邻居出来,看这出乞求进门的戏码。

李琳一把挣开母亲的手,“要留你自己留,我先走了。”

正在拍打门的母亲被我的举动惊到,眼里甚至有些泪光看向李琳,像是要说些什么,最后半张着口,没有解释,继续扭过头拍打着门。

那天过后,母亲对那晚的事闭口不提,只告诉了她养老院位置,并嘱咐她多去看看。

离开后的她,不知道母亲有没有留下来,不过依照外婆的性子,就算母亲拍一晚上,那门也不会开。

因为外婆就是个冷漠无情的人。

李琳皱着眉在电话中答应,有时间会去看看。

随后的两年,她经常以没时间的理由拒绝了母亲要她去养老院看看的要求。

久而久之,母亲也不再提去让她去养老院。

而第一次去养老院,也是最后一次去养老院,是在上星期。

公司策划了以老人为主题的活动。

清楚记得她家里有老人的同事跑过来问一些关于外婆的问题时,她给外婆套上了电视剧里的老人形象。

最后实在编不出来后,她敷衍的回答了剩下的问题,并说这周回去看看,下次再说详细的事情。

于是周末的她,到了养老院门前。

当然不是因为答应了同事,才决定来这里看看,而是想起母亲的电话,催了那么多次,她也应该来看看外婆。

微信里询问外婆房间的消息还没有回复,李琳只好去找这里的工作人员。

听到名字的工作人员,神情古怪的看了她一眼,最后带着李琳去了院长办公室。

不详的预感在她心里浮现,她讨厌外婆从来不是因为过年不准她们进门,而是因为外婆的刻薄。

进了办公室的她僵直着背,低声询问外婆的房间。

院长听到问题,慈祥的面庞也转为了怒气,最后叹息了声,将一个破旧的盒子递过来,并吩咐让刚才的工作人员领她去看看。

很快工作人员就带着她到了一个落锁的房间门口。

刚要问出声的李琳,被房门打开后的厚重灰尘呛到。

随后就看见了布满灰尘且杂乱的房间。

“这是杨婆婆住的地方,还没有收拾,你去看看吧。”工作人员显然对李琳有些不满,没什么好气的跟她说完,直接离开。

李琳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这时一位老人从旁边路过,看见站在门口的她,激动的停下轮椅,“你是老杨的孙女吧,她经常提起你嘞……”

后面说的什么,李琳没有听进去,只是怔怔看向房间。

手机响起消息提示。

母亲已经回复了她消息。

看过之后的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小时候外婆经常给她带好吃的东西,只要她受一点伤都会红着眼眶,给她涂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

外公去世后,外婆在房间里待了三天,出来后,不管是她怎么做,外婆都不再理会她,甚至要求她和母亲搬出去,也只许她们过年带着红包去见她。

不仅如此,每年在电话里用着刻薄的话语,骂着她们。

渐渐的,对于外婆以前的记忆都渐渐被这些伤人的话语替代,从刚开始的亲近变得疏远,过年回去成了她最讨厌的日子。

而让李琳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在外婆搬去养老院后的一个月。

那时疫情严重,而且对于疫情采取了开放的手段。

接过电话的她,被外婆劈头盖脸骂了一顿,那时她甚至能想象到外婆梗着脖子,辱骂着不许去找她,把她传染的样子。

“疫情没撑过,去世了……”

那位老人的话在李琳耳边响起。

原来是这样才不让她过来的吗……

手上的触感让她回过神,低头看向院长意味深长递过来的盒子。

打开来全是大小不一,层层叠叠的红包。

除了盒子看起来像是被经常抚摸,有些旧之外,红包却崭新的过分。

这些红包对于李琳来说十分熟悉,因为这是每次过年时递给外婆的。

对于离世的人,大家永远保持着最大的善意。

以前的她不懂为什么外婆如此无情,母亲还要求着让她进门,那饭难吃的不行,为什么要用一堆堆厚且满的红包去换一顿顿饭。

母亲的电话打了过来,接通后,两人都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一会儿,母亲询问着,“你都知道了?”

“嗯。”

后来她们聊了很多,最后李琳问:“那天,你进去了吗?”

电话那头的母亲听到笑了声,但又很快被悲伤掩盖,“进去了。”

听到答案后,她挂断了电话。

外婆经历过太多次亲人的离世,最后她选择用极端的方法,来减少自己离开时她们所持有的悲伤。

李琳现在不想知道每次外婆想要靠近却假装漠不关心的心情;也不想知道在每年过年时接到红包后,小心翼翼收进盒子,最后像施舍般让她们留下来的心理。

因为知道真相的她,现在只是单纯的想念外婆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