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同事的差距越来越大吗?

随着时间的变化、个人视角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是的,互联网的速度是狗的速度,996模式(早9点到晚9点,周六不休)在互联网中比比皆是。最近听说网易吃鸡团队已经7*24小时,三班倒连轴转,腾讯团队也很久没有休息了。时间就是速度,就是金钱,VIPKID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它的发展真是迅猛无比,看着它的运营数据,只有一个字:“服!”;看着它的创始人在2年内一张比一张老的照片,我心里无比唏嘘,也许,这就是代价。
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李笑来说,注意力比时间、金钱都重要。对于效率高、成就高的人来说,我内心也是这样认为的。我的boss,每天与不同的人见面,参加各种活动,从原来的媒体、金融相关到现在的区块链,短短2年身家千万,并且我好不怀疑,一年后他的资产会翻倍,我想他的时间颗粒度会很低,他的注意力会很值钱。比如以前的上司,他选择了高管、职业经理人之路,每天专注不同职业的人,谈各种生意,人脉越来越多;再比如,有人虽然也认识了更多的人,但为公司几乎不能带来收益,所以,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尊重。再比如自己,因为努力程度不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也一般,所以,一年下来虽有收获,但收获不多,也由于自己选择了写作的道路,也许道路会越来越窄,范围越来越小。
从同一家公司出来、具有相似的特质的人群,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特长,必然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比如新东方出来:有开公司的,比如陈向东(跟谁学)、胡敏(新航道)、古典(新精英生涯教育);有做投资的,比如徐小平(真格基金)、王强;有打造个人名师的,比如刘杰;有做跟新技术相关的,比如李笑来(比特币)。人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人的性格特征及优势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比如刘杰,名师,一方面跟这几年的网红热度相关,一方面也基于他自己的个人优势。
人,必须要跨界,锻炼自己不同的技能,因为现在单一的大师太难做了(以前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还有可能趁虚而入,但是现在,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都没了;所以,公司都在争取做该赛道的老大老二。对公司的要求如此,那么对人的要求也必然如此,要有真才实学,要有过人之处,否则,一定会被机器取代),所以,要尽量做跨界的专家,要几方面都擅长。比如,是英语老师中最会编程的,是编程中的英语老师等。
人,还必须多面、全面的看待事物,比如一张图片,从上往下看是一个美少女,从下往上看,是一个老妇人。要具有大局观、从全局看待事物。比如,一个图片,由多个动物组成,一共16个动物,但是有的人只能看出10个,有的可以看出12个,看出16个的人非常少。
加油,过好每一天,用全新的自己迎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