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笔记
到今天为止,采铜的书《精进》看了一半。作者不愧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把艰涩的心理学理论,与大量的实例相结合,转化为通俗,可执行的方法论,读来非常受用。书中的许多观点,我都比较认同。
作者从七个维度来写,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七个维度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我读到第四章。
首先,作者比较震撼我的一个观点是: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根本没有人关心你输入了什么,他们只关心你输出了什么。也就是说,一个很厉害的人,一定是不断输出的人。
第一章: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用平衡的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连接过去和未来。用未来视角投入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对待生活,也就是说“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全情投入一件事,达到“心流”的状态。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需要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当然业余爱好也可以进行输出。
第二章,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应该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我的理解,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断追问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如此,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当然,自我认知是持续一生的功课,人生就是由一次次的选择构成,选择什么没有对错,但只要是追随自己内心所做出的选择,就不会后悔。
作者也提到人生的几种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到的只是幻像和噪声。一度格局:逐利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到世界深处的真和美。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到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第三章:即刻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对待小事,采取即刻行动,及时把它处理掉,避免占据大脑思维。对待复杂的工作任务,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采用分层工作法。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在核心思考区间工作不能中断,而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由于相对认知复杂程度较低,可以和其他工作任务穿插交替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章,作者特别强调行动力的重要性,当一件事情你不是特别清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索性直接开始。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我觉得这一点类似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也就是说,只要认定这是一件对的事情,就不必把一切全部都准备好之后再开始。因为实际情况是,有可能你永远也准备不好。只要行动了,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迭代,才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做成。
第四章: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对于一个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诚哉斯言!在学校里就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时代面临铺天盖地的知识和各种书籍,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我就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看到有推荐什么有趣的书,就网上下载下来,存在电脑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去打开。知识性的学习,早晚会忘记,而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真正有用。
所以,更重要的是需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说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跟输出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及知识的关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