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连续两个下午进行学习培训,星期四下午培训道德与法治,星期五下午培训语文。培训其实就是全街道所有的老师坐在一间大会议室里观看网络上的老师讲课。
培训之后都要写体会。为了写体会时有内容可依,在整个语文的培训学习过程中,玲一直忙着用手机拍老师的讲课课件,生怕漏掉一张。根本来不及去思考老师讲了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对于自己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当然就算不拍照,玲也不能很好的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培训学习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没有人能做到一直很专注的听讲座,沉浸在学习中,把老师讲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玲相信在座的老师都是在硬撑着,表面上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其实昏昏欲睡,内心里都充满了烦躁,各怀心事,各自神游天外,盼望着老师的讲座快点结束,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去。
玲有一阵子特别想睡觉,可是坐着不太好睡,加上玲穿的衣服有点紧,感觉浑身不舒服。玲的脑袋一会儿朝左边歪,一会儿朝右边歪,想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睡觉。
还有些不敢睡,担心领导突然进来查看,如果正呼呼大睡被领导发现了是要挨批评的。
玲又想起了学生,那些孩子们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一节又一节的听课真是太受罪了,说像坐在监狱里一样根本不过分。
自己听半天课都觉得像在接受酷刑,时间那么漫长,而那些孩子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都在接受这样的酷刑。难怪那么多孩子们坐不住,多动,要讲小话,手上要拿个东西玩,这些都是孩子们对抗难熬时光的种种方式啊。
玲不清楚自己睡着了没有?应该根本没有睡着,因为玲一直惦记着拍照片。玲试图让自己认真的倾听老师讲的每一句。玲闭着眼睛听一下,然后睁开眼睛拍照,接着又闭上眼睛听,然后又睁开眼睛拍照。就这样熬过睡眠来势汹汹的那一阵子,之后头脑清醒了。
讲座的内容是《提升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品质》,玲觉得老师讲的确实非常好,但同时觉得老师所讲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要想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教师必须有钻研的精神,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教学时间比较充足,无外界干扰,学生也比较配合。
这种理想化的状态离自己的教学实际太远。首先就是小学语文课时的安排就比较少,除了课堂教学以及作文教学,就没有时间给学生做作业,没有时间去讲评作业。何况学校对作业还规定的比较死板,每一课的《同步指导》必须跟上教学进度。同步指导的题量多,有很多题难度比较大。把同步指导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必然做得一塌糊涂,有些孩子直接空着,有些孩子乱做一气,给批改造成一定的难度。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所以大部分老师的做法就是在课堂上直接边讲边让学生抄答案。往往一课同步指导需要一堂课,有时甚至一堂课还讲不完一课同步指导。
学生也养成了懒散、不动脑筋的习惯,稍微难一点的题就不做,或乱做。每一次改作业都是一种煎熬,改着改着就昏昏欲睡,从头到尾不停的抱怨,时不时的想撕学生的作业本,想把有些学生喊到面前来,狠狠的咒骂一顿。
然后就是学校杂七杂八的事太多,分散了老师太多的精力,让老师无法专注在自己的教学上,连备课上课这样的主要工作都是敷衍了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更是随意性非常大,没有一定的针对性。批改作业经常是匆匆忙忙的,抽不出时间。作业点评的那一环节基本上没有,因为每周的语文课就那么几节呀,如果经常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那上新课的时间就没有了。
作为班主任还要经常利用上课时间针对班级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时为了应付学校的形式工作,还要让学生填表啊,签字呀,拍照呀等等。
不过玲还是想要在今后的语文作业布置中,围绕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布置,让作业有一定的针对性,批改之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改正。
5点左右培训结束,却不能回家,晚上7:00还要进行一个提高育人能力的培训。
老师们相约去学校外面吃点东西。走到一楼大厅,小杨约玲去上厕所。从厕所出来看见三位老师转回去了,说她们要去学校微机室写心得体会。唉,她们真是太积极了。不过也是因为她们不想耽误周末休息的时间。
玲也想像她们一样去写心得体会,但只是犹豫了一下,就决定还是跟随其他的老师去吃点东西。其他的老师呢,看不见踪影。学校大门外台阶下的场地站满了等待接学生的家长。
在人群中搜寻不到其他老师的身影,杨说:他们几个到哪里去了?玲说:他们一定朝上面走了。我们就去上面找他们。
沿路都是各种小商铺,各种小吃店。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朝上面走一小截,有一个分岔路口,分岔路口那里有一个小菜市场,卖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各种说话的声音连成一片,嗡嗡嘤嘤,还有小商贩提前用小喇叭录好音,不停的用喇叭叫卖。
家长们来接孩子顺路就把菜买了。有些家长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提着菜。孩子一手牵着家长一手拿着零食。
玲在人群中看到了其他学校两个老师,这两个老师原来也是自己学校的,后来交流到其他学校。相对来说这两个老师比较漂亮,穿的衣服比较时尚,在人群中比较显眼。其中有一个老师现在和玲同教同六年级,集体备课会在一起,她还是备课组长。她在人群中更是显眼,因为戴了一顶时尚的帽子。
玲并不想跟她打招呼,玲觉得那位老师应该也不想跟她打招呼。对于那位老师,玲刚开始来这所学校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她,因为她人长得漂亮,教学能力比较强,玲还是比较佩服她,也曾有意的想接近她。但是玲发现那位老师对她很冷淡,关键是还背后下黑手,在公开课比赛中给她打低分。
因为工作所需,曾经两次她们成为微信好友,但是那位老师两次都莫名其妙把玲拉黑了。
玲的目光有意避开那两位老师,另外一位老师却跟玲打招呼,喊玲一起吃饭。当然这也只是礼貌性的邀约,玲也礼貌性的拒绝了。
这时玲也看到了自己学校的那几个老师,赶紧走过去和她们会合。几个老师在菜市场漫无目的的逛了一下,其中一个老师买了一些青菜。大家都不知道吃什么,路边有一个卖豆腐饭的,老李提议买一些菜豆腐,买一些玉米饭吃。
玲看着干巴巴的玉米饭,一点食欲都没有。玲的午饭吃的不太舒服,不知是因为吃的太多,还是味道不好或者心情不好的原因,胃一直有一点难受,看到了松散的像细沙一样的玉米饭,更是不想吃。
玲说自己不想吃,让他们玉米饭少买一点。可是他们还是坚持买了很多玉米饭和菜豆腐,小杨去超市买了一瓶豆腐乳。
买了这些东西在哪里吃呢?卖豆腐饭的那个青年妇女说她姐姐的店就在路的对面,我们可以到她姐姐的店里吃。
店面很空旷,她们围着一张桌子坐下,菜豆腐因为有水放在一个盆里,玉米饭是干的,袋子直接放在桌子上。打了两个蘸水,就开始吃了。其他人似乎都吃的津津有味。
玲本来只想吃一点菜豆腐,不想吃玉米饭,但是其他老师都劝玲吃一点,说玉米饭对身体很好。买玉米饭的老李说自己的父亲尤其喜欢吃玉米饭。
玲仍然吃得不太舒服,还被辣椒呛了一下,咳嗽了半天。菜豆腐基本上吃完了,玉米饭还剩下了好多,老李提回家带给她父亲吃。
老李和小王买了一些菜,没地方放,要放在玲的车上。
来十三小,可以从上面走,也可以从下面走。小王因为是党员,需要来早一点来拍照片,她来的时候是家长送学生的高峰期,所以她从上面那条路来,车子停在了上面的一个场地,离学校有一段距离。玲来的稍微晚,那时候家长已经送完孩子回去了,所以玲的车直接从下面开到了学校跟前,并掉好头停在了路边。
小王的意思是晚上培训结束后玲要开车送她到上面场地。玲有点不情愿,因为车子已经掉好了头,方便从下面回去。如果从上面走还要把车头调过来。路比较窄,不好掉头。培训结束时候,车多人多,更不好调转车头。
但是玲不好意思拒绝,因为平时大家都好玩,怎么能拒绝呢?只能默认。小王甚至把她的菜拿给老李,让老李跟玲一起把菜放到车上,她自己都不亲自来。玲和老李去放菜,另外几个去计算机室写心得体会。
学校外面仍然有不少家长在等待接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已经6点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家长?玲有些疑惑,不过马上想明白了,一二年级进行课后延时服务,6:00左右才放学。
玲本想把车头调转过来朝上面,但是因为家长太多,车也多,不方便调,只好做罢。
玲和老李一同回学校,老李一边走一边就在手机上搜索心得体会。玲想自己根据下午的听课内容来写。
昨天下午的道德与法治,老李就在网上花6块钱买了5篇心得体会。当时车上共坐了4个人,老李一人发了一篇。本以为省事了,回到家打开一看,发现网上买的心得体会和实际听课的内容相去甚远,玲只好自己花了一个多小时重写了一篇。
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玲还是想自己动脑筋写,不去网上抄。玲告诉老李网上抄的内容不符合培训的内容,要自己写才好。
老李把自己找到的那篇体会拿给玲看,玲觉得还行。但是玲还是想自己写,不去网上抄。
她们来到3楼计算机室,计算机室里只有小王一个人。问其他人去哪里了,小王说其他人觉得计算机室的电脑不好用,去4楼办公室写去了。
小王同样从网上找到了一篇心得体会,在进行修改,调整格式。小王和老李都建议玲也从网上找一篇来修改。
玲想:既然大家都这样,那自己也这样吧,这样省事。可是玲去网上找了一下,没找到合适的内容。玲还是决定自己写,然而头脑里空茫一片不知道怎么写。培训的时候忙着拍照片,根本不记得老师具体讲了哪些内容。拍照片时玲想的是星期六在家里先把老师的讲课的课件认真的看一遍然后写心得体会。
可是现在大家都在写心得体会,他们生怕写心得体会,会影响自己周末的休息。玲也希望自己能不拖拉,赶紧把心得体会写好,然而去网上抄既不情愿又找不到合适的,自己写一时又写不出来。
玲的心情很烦噪,越烦躁越做不了事。玲对老李和小王说:你们在这里写心得体会,我去蹲一下厕所。
玲从厕所出来,决定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静一下心。顺着三楼的走廊朝另一栋楼走,居然是开会的大会议室。会议室里已有几个老师坐在那里,玲把包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抬着手机来到会议室外面的走廊,找一个靠窗的地方,静静的看着外面。
外面是城南高中的停车场,停车场很大,一个车位一个车位规划的很整齐,有些隔离的地方栽的有花。玲想让自己的心真正的静下来,看一看天空的云彩,欣赏一下窗外的花,让从窗户透进来的清风吹走内心的焦躁。
然而做不到,人太难有一颗清静明澈的心。
老师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大会议室,更不能心静了。玲也只好走回会议室,等待接下来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