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养育》:真正的成长,从学会自我养育开始
有人说,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在成年后与任何人建立的关系,其实都不是偶然的,它们都和我们在生命早期建立的关系模式有关。
那么,这种早期的关系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它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呢?它还能被改变吗?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在讲原生家庭的问题。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一个是“内在小孩”。
在生命的早期,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在和父母的相处中,我们逐渐学会了模仿他们的行为,吸收他们的想法、观点和言行举止。最终,这些来自现实父母态度和观点与我们理想中的父母结合,内化成了我们的“内在父母”。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哪怕是一个小小孩童,我们也拥有自己的自我,以及对生活的看法。面对父母和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凭借本能做出判断,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见解和反应。这些来自童年的真实记忆与我们理想中的童年相结合,内化成了我们的“内在小孩”。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早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开始形成了。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六岁以前形成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客体关系模式甚至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也就是说,这种客体关系模式形成于原生家庭,并且会影响到我们成年以后的每一段重要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
有人说,我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所谓的客体关系模式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啊?以前我也这样认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得从我的父母说起。
从小我就不喜欢我母亲的性格,她总是对人过分热情,让我尴尬。并且,她的脾气也不太好,像炮仗一样一点就着,为此我没少挨揍。
然而,随着年纪逐渐变大,尤其是在我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渐渐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向母亲。尤其是我的脾气,很多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那场面简直跟我记忆中的母亲毫无差别。
这真是让我感到震惊。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和母亲不一样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她的模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近,我在一本名叫《自我养育》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自我养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新加坡心理学专家、正念教师陈永康,曾出版过多部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和其他心理学著作不同,在他的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而是以自身的经历和观察为基础,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我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迅速恢复平和、缓解痛苦的能力。
《自我养育》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理解亲子关系”,它让我意识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仅仅是血缘上的关系,还包括了内在心理上的。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他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我们的童年经历,并且,这种内在的亲子关系很难达到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想要改变一段关系,就要从关系的双方去入手。但是,与其尝试去改变父母,不如尝试改变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的内心开始改变,那么内在的“亲子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进而也会推动“内在父母”的变化。这就是书中第二部分所讲的“培养你内心的父母”。
《自我养育》在第二部分中,陈永康老师重点探讨了如何培养我们的“内在父母”。
在我们小的时候,照顾我们是父母的责任。而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有足够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我们就应当学会让自己的“内在父母”成长。
培养“内在父母”的第一步,就是去理解“内在小孩”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来决定“内在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需求,才能使“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更好地产生联结。
当“内在父母”逐渐掌握了如何关心爱护“内在小孩”的技能后,我们就可以深入一步,帮助“内在小孩”去治愈童年的伤痛了。
有的人在阅读第三部分“治愈你内心的孩子”时,可能会感受到很大的情绪波动。因为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直面自己童年时的伤痛,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但是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视而不见。因为,痛苦只有被看见、被承认后,才会真正被治愈。
所以说,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我们过得是否幸福,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无论你曾拥有过什么样的童年,成年以后都可以重新养育自己,“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再爱自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