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富士康八年-----(十九)第三次被分流
没有诋毁,更不会美化。只想告诉你,真实的富士康。

全球采购结束后,何去何从?
我主动向别的产品处递了简历,但心里却是很消沉,甚至想到辞职。
这天周六,在家翻看闲书。突然接到电话,对方一口台湾腔:我是荣专理啊,看到你的简历,想请你过来翻译文件啊。
此时的我,已经在富士康漂浮三年,经历了四个岗位。终于可以回归我的英语专业!
消沉的心开始活动起来,赶紧应下,约定周一去面试。
面试很顺利。
我成为MGE镁合金产品处品质系统的一名员工,负责翻译系统文件。
和之前一样,这个产品处所有办公人员在一个大办公室。不同的是,这个大办公室和产线不相通。所以,不用过安检门。
窗子外面是大片的空地,阳光穿过窗子玻璃直射到办公桌上。有的同事在桌子上窗台上摆了些花草。
终于有了能晒太阳光的办公室!
但我高兴的有点早。我的办公室依然看不到太阳,依然靠日光灯。
大办公室最里边是一排小套间,最靠边的那一个,是我的。
关掉灯,小小的办公室漆黑一片。心里叹口气,也只能放下办公用品,安营扎寨,开始工作。
看过介绍,这个产品处组织架构完善,品质系统也维护的很好。
品质部门除了线上检验产品,管控产品品质外,还有一个完善的文件系统做技术支撑。
产线上工程和制造部门合力完成SOP(组装作业指导规范),相应地,品质人员会做POP(品检作业指导规范)指导品检人员检验。
我的任务是制定品保系统文件,为POP提供理论支持。要求中英文对照。
说到中英文对照,必须先说这个产品处的产品。
MGE产品处的产品是镁合金零件。手机、平板、电脑外壳,汽车车灯罩等。
原料就是镁合金块,整整齐齐,码在包装箱里像码好的银砖。
镁合金块经过高温压铸-机加-研磨-化成-涂装等工序,打造成合格的零部件。
流程作业大概如下:
压铸:高温熔炉把镁合金块熔成液状,流进模具,成就基本形状。
机加:顾名思义就是机械加工,利用铣、车、钻、锯等工具对压铸成品进行细加工。
研磨:用研具或磨料(钢刷沙布等)打磨金属表面,去除表面杂质。
化成:化学处理工艺,去除表面杂质,保证金属表面清洁,并形成良好基膜,为喷涂做准备。
涂装:对金属表面喷涂,使其形成保护层及装饰层。
因为大学英语学的是文学,所以每个工序的环境要求、机器参数、操作细节等涉及的术语使我头疼。
翻看了大量资料仍不知所云,更重要的是去现场学习。
所以,入MGE第一个任务是跑车间观摩学习。
去金属处理车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富士康,原来还有这样的工作环境!
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富士康人,原来有这么多富士康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