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慢慢读书的人,我也有成长
昨天碰到我的一位朋友,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看书,于是过去打个招呼。他和我说,他近期在使劲看书,因为自己的年度读书目标还没有完成。他每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读50本书,目前还差几本。我也因没完成年度目标而抓紧看书,我的目标是20本,也差了几本。我突然问自己,如果我把目标定成30本,是不是就能看够20本了呢?
回家后,我细细想了自己看书的收获,又觉得,读多少本书还是因人而异好,我是个慢慢读书的人,我也同样有成长。
1。我在什么时候读书?
很多朋友都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读书,所以不愿意举起一本书。我认真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之所以能举起书来读,是因为我把目标做了分解。
我读的书通常在300页左右,我给自己算帐说,一个月有30天,如果每天读10页书,1个月就能读1本书了,就算我坚持不了那么好,一年中允许自己休息2个月,那一年也能读10本书呢,这都可以和我过去5年读书的量持平了耶。
于是每次举起书来时,并不会再想怎么读完一本书,而是想,我今天是不是能读够10页书。
这就有时间读书了。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把书拿出来,读上几页,一天中总有零碎的时间无事可做,拿来读书吧。于是,从那时起,我的包里总会放着一本书。
如果发现自己这段时间忘记读书了,我会在自己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上做改变,不坐班车、不开车,而是去坐地铁。
北京早晚高峰的地铁上,在一个极限的空间里,我伸出一只手,举着一本书,仿佛周围的嘈杂和我没什么关系了,我也感受不到拥挤的痛苦了,反而窃喜自己不用浪费一只手去扶扶手。搞笑的是,经常因为看书而坐过站了。
一周只要有一天选择地铁出行,我这周的读书进度就能被追回来。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想到看书,身边有书,让自己把书打开,就够了。奇妙的改变会超出预期。
2。我选择读什么书?
我的书柜里有很多存货,因为之前的各种原因买书,哐哐哐的买了很多,都一古脑堆到书柜里,自己一直没有看。有些书是有薄膜包装的,这让我很心慌,因为只要打开我的书柜,看到连薄膜都没有被扯下来,就一定知道我根本没读这些书。
所以我读书先从清理库存开始。我把书柜腾空一格,放我读过的书,这样特别有成就感,看着一个格子被装满,就有一种自己仿佛已经学富五车的味道,不由得靠在椅子上,拍拍自己的肚子。
读了一些书,就知道自己对哪类的书感兴趣了,也知道哪些书会对自己有启发或者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帮助,再买书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留意,进而就会读更多自己喜欢和对自己帮助较大的书。
因为开始读书了,就会和身边一直爱读书的朋友交流,会听到他们说最近在读什么书,谁的书比较好之类的,于是就买来读。读朋友介绍的书,有时正好碰上自己的味儿,上手会很快,但有时会觉得味道不合,读起来会困难些。这时,我通常会坚持读下去,因为介绍这本书的毕竟是自己的朋友,朋友间的价值观还是比较接近的。硬着头皮读了一段后,会品出书的滋味来,这时自己读书的领域会拓展,而且自己的眼界、思维也会因此而丰富开来。当然也有坚持了一段,仍旧没读出味道的书,没关系,先放下,以后再读。
近日在彭小六的书里看到他推荐的郝明义在《越读者》中将阅读分成了四种饮食的标准,包括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点阅读。他按照我们读书的目的,将书分成了这四类,如同吃饭一样,每个人都应在不同的饮食阅读中涉猎一部分,以更好的补充营养。这个观点挺有意思,对我也有启发,我发现自己阅读的大多以主食为主,今后会调剂调剂。
3。我怎么读书?
我读书时会拿着一支笔,把自己认为对有用的知识点、有启发的观点、书中提到的有用的工具都画下来,以便下次翻书查找时方便。因为有时想到了一件事,最多也就只能记得是在哪本书里提到过,具体哪章哪节,肯定不记得了,如果不画下来,再回去找时就如大海捞针一样费时费力了。
同时我发现,用笔边画边读书,不容易走神,能保持自己的专注度,能一次多看几页书。不过,在地铁里这样读书时,还是挺吸引眼球的。
对自己有用的书,我会写读书感受,用自己的话把书里的意思写出来。我很少对一整本书写感受,通常是针对某一章的内容写,把这一章的逻辑和主要内容记述出来。我发现这样的做法对于我记住书中的观念大有帮助,通常我写完的,我就全记住了。有些书,我会写五到六篇读书感受。
写完的感受,我会选择在合适的机会做分享。因为教师身份这个便利条件,我会在课程中、在讲座里将自己读到的知识融入到原有知识体系中。慢慢的,我的分享中,即有实际的真实案例,又有和案例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分析,还具备较新的知识体系。
分享多了,我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完善,我相信再努力下去,我的独特风格就要形成啦。
4。我读书的收获是什么?
我读书的速度很慢,知识储备也很少,但我还是选择提起勇气写这篇文章,很想告诉和我一样的底层伙伴,成为大神会很难,但让自己有点成长并不难。
虽然没读几本书,但我通过读大神们的书,仿佛自己和他们成了朋友。再听他们的线上线下分享时,不会是零起点,很容易形成共鸣。就如同只有通读过教材的人,才会在老师考前串讲时听懂老师的话外音一样。
读书,让我发现自己人生的宽度得到了拓展,能在同一个时间来了解另一个时空中发生的事情,自己的生命赚到了。
偶尔遇到看了我写的读书分享的学生,或听了我分享讲座的学生,跑过来和我一起分享他们的感触,我们一起探讨,一起丰富彼此的认知。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我的教师定位,帮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