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期“奇葩说”到底有啥用?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33人  小兔胡萝卜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不爱看书,长大了发现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看奇葩说的时候,明明一样的话,怎么人家一说就那么好听,那么有道理呢。一张口就暴露了阅读量。 像看奇葩说的时候,每一集我都很认真看。听到自己从来没想过的观点,就记下来,经常拿出来翻看。

罗胖,可以从外星球的蛋说到赌不起的婚外情,还能把梦想跟意外扯上联系……当我再去翻看这些笔记的时候,我总想一个问题:这些观点我怎么把他消化掉,以后在什么场合可以为我所用?恨不得把那页纸撕下来吃掉,这样就记住 忘不了了。

2月,我报名了一个线上微课,美女老师提到一个概念叫【微梦想清单】,分不同维度,把未来28天想要尝试的新鲜事情,列一个清单。那段期间,我就经常写一些以前没体验过的事情,然后去尝试,但完成度并不高,事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前几天一直下雨,不能出去运动,躲在屋子里就把上半年写的笔记,割草买的网课都整理了一番。看着那些资料,急功近利的我当场就下了结论,半年过去了,除了又长了半岁,也没见有多大变化啊,钱都白花了啊。


直到昨天我才意识到好像并不是这回事,那些年看的“奇葩说”还是有用的,美女老师的话,我也听进去了。

昨天,我想更新一篇游记。写文章之前,我问自己,这篇我可以尝试些什么新东西吗?什么更有趣呢?我想来想去,不如就换个自带流量的标题吧。顺便做个测试,看阅读量会不会真的涨上去。

但我转念又一想,“不行不行,坚决不能做标题党,我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啊,不来看是他们的损失,我才不要靠标题吸粉丝呢。” 但在这个时候,为啥罗胖的话又在我脑子里响起了呢,“一件事可做可不做的时候,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去做,因为他会制造意外。”

最终,我决定用了个自带流量的标题,当了把实在的标题党。配上对美食口感活灵活现的描述。果然换汤不换药的内容,真的就多了几个人来看我的文章。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我惊讶昨天的那个非常小而具体的尝试,并非偶然,或多或少跟我之前学习的课程有关,跟奇葩说笔记有关,只是我之前没意识到罢了。

就像大家常说,那些年读的书都去哪了?他们已经慢慢渗透到我们身体里,正在无时无刻地发挥着作用。

不过,用抓人眼球的标题,无味的内容换来的阅读量,总让我觉得惭愧,就好像辜负了好友的期望一般。我也始终提醒自己,这样的“技巧”可用,但不可常用。

大量阅读,踏实地丰富内容,把目光放远才是最正确的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