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技能传承NO.1:做小棉袄
今天在婆婆的帮助与指导下,耗时四个半,做了件小棉袄,给闺女穿。
做给闺女的小棉袄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穿着是否柔软舒适,是否便于活动。我按照这个标准,在南方给孩子买到的最厚的羽绒服,到了山东老家,还是不抵事。
婆婆特地冒着严寒去赶集,买了件厚厚的棉衣回来。颜色、款式都挺好的,但是质地太厚重,面料又特别结实,孩子穿上后完全动弹不得,憋屈局促的哇哇叫。没办法,婆婆又去街上退了时髦棉服,买了小棉袄壳子,回家请俺婶子教着做,花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终于做出了一件即暖和又柔软轻快的小棉袄。小家伙穿起来活动自如,手脚热乎乎的,家里家外来回撒欢。
婆婆感慨,“本以为你们从城里回来,讲究时髦,就去花一百多块买了个厚棉服,结果俺孙女不高兴穿。这个自己做的小棉袄,成本还不到30块钱!俺孙女真会给俺过日子啊!唉,俺也是第一回做奶奶,也不会做小棉袄,还得去请教你婶子。”
我说,“妈啊,咱们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小孩子的衣服,舒服就是最好的,管它时髦不时髦!下次咱赶大集,再买一件小棉袄壳子哈,您教着我做。等以后弟媳妇有了孩子,就不用你来做棉袄了,我做就行了!再说,以后您孙女生了娃,我这个做外婆的,也要会做小棉袄啊!”
这不,今天,咱们婆媳就展开了外婆技能训练第一课:做小棉袄。
材料:小棉袄壳子,棉絮,针线,剪刀,顶针
关键:爱心,婆婆和妈妈的传承
步骤:
1. 准备工作场地:在大餐桌上铺上干净的布。
(婆婆做针线活的理想场地是炕,迁就我不习惯坐炕才改成大餐桌的。)
2. 将小棉袄壳子平铺在桌子上,观察它的解剖结构:2片前襟,后背,2个袖子,1个领子,这几块通过肩部和领子缝合连接在一块。
(小棉袄壳子省去了裁剪和基本拼接步骤,让棉袄DIY不那么难了。有了壳子,外行人也能做剩下的裁缝活。)
小棉袄壳子3. 将小棉袄壳子翻个里朝外,平铺在桌子上。
(我花了好大一会儿才摆正确,因为前襟和袖子形状挺像的,很容易混淆。所以步骤2很关键,解剖结构了然于心之后,步骤3会很快。)
翻个里朝外4. 缝底边。
(在这里,“底边”是指衣服朝向地面的那些边缘,比如袖口和衣服下摆的边。)
(细针,单线,针脚走线距布边约0.5厘米。)
(要缝在一起的两片布,其边缘要对齐。)
缝底边5. 铺棉絮。
(此处技术要求最高,应多投放爱心和耐心。)
(要求整体平整,厚度均匀。一般来说,背部可以铺得厚一点儿,因为孩子背部总是暴露在外面,需要额外保暖。婆婆说有一句谚语,是“亲娘纫背,后娘缝边”,是说亲娘疼孩子,不让孩子冷着背,后娘只管好看就不错了。)
(各部分边缘多出的棉絮,用手撕掉留毛边,不用剪刀剪齐边。)
铺爱心棉絮6. 翻面。
(过程同套被面翻卷翻面。用塑料垫着棉花,减少摩擦力,便于翻面,使棉花不会在翻面的过程中移位。)
翻面准备 翻面完成7. 缝布边(即外边线)和中间的固定线。
(一般针脚走线离布边1厘米左右。孩子瘦的话,走线可以离布边更远一点。)
(技术关键是走线对称匀实。)
缝边线 缝中间的固定线8. 缝合:后背与前襟,袖子。
(技巧:从袖口开始缝,一直缝到下摆。)
(需要将4层布缝合在一起,分2步,先缝3层,然后用第4层缝合遮盖包裹露在外面的棉絮。)
缝合9. 翻面,搞定!
成品心得:
1. 婆婆说针脚别缝的太牢靠了,因为洗的时候还要拆下来。如果连着棉花一起洗,洗完了,棉袄就不暖和了。(我害怕孩子撕破腋窝袖口什么的,缝的密密麻麻的,这样拆起来会很麻烦。但可以在棉袄外面套上罩衣,每次换洗罩衣即可,就是不那么美观了。)
2. 通过这次练习,我发现做小棉袄其实也没那么难。下次可以参照这个棉袄壳子,自己量体裁衣,全程DIY。这样的话,就需要有缝纫机和锁边机。 全程DIY时,可以自由选择质量更好的布料,可以单片剪裁,单片铺棉花走线缝边,可以在多各环节使用缝纫机来加快速度。
3. 没有会不会,只有做不做。你想做,自然就会想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