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读《老人与海》
在写这篇随笔之前,特意到B站看了1999年拍摄的奥斯卡获奖短片《老人与海》。科技给文字加持了高光,音乐、画面把固定的文字变成流动的故事,使看书时的无限想象有了具象的承载,画面很美,是浓墨重彩又带有年代感的油画风格;音乐悠扬,糅合了老人与马诺林相处时的岁月静好、老人初出海的宁静、老人捕鱼的韧性、老人与鲨鱼搏斗的雄壮。里面有一幕特别感动我,是老人的小船被鱼儿拖拽着前行,鱼儿在海平面下孤独地游着,老人在小船上孤独地拉扯着鱼线,继而老人的灵魂回到了少年时的模样,游入海里和鱼儿并肩前行着,仿佛两个孤独却一样坚韧的伙伴相遇了。这一幕让我觉得很美甚至有点震撼,世间也许不一定有人与人之间绝对的感同身受,但却一定有人与自然其他生灵的无声地交融,人可以赋予它们以主观意义,但无法让他们完全接受和消化同样赋予的主观意义。另外,不得不说一些小缺点,画面承载的又把想象匡在笼子里,失去了读书时的无边想象。客观地说,画面对最精彩的老人捕鱼以及和鲨鱼搏斗时的细节刻画得不如书本里的精彩,所以我虽然不太习惯海明威写作的语言风格和叙事体系,但依然觉得文字更有力量。
《老人与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一位老人连着84天没有钓到鱼,难道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自我怀疑吗?老人应声马诺林的“好运”后,将船桨上的绳结扣在浆脚架上,身体前倾以对抗浆片在水中遇到的反推力,在黑暗中开始把船划出港口。他本来心想,今天要摸索到鲣鱼和长鳍金枪鱼鱼群的所在,说不定会有个大家伙跟它们在一起呢。果不其然,是有个大家伙即将和他不期而遇。太阳升得高高的时候,老人的船前飞鱼窜出水来在水面拼命飞驰,老人看见一只军舰鸟扇动着长长的黑翅膀在前方的天空上盘旋,准备俯冲水面追猎飞鱼,鸟儿一次次从天空俯冲、飞鱼一次次从水面窜出,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反复上演,老人心想,那一大群飞鱼也许有掉队的,他的大鱼兴许就在它们附近,一定就在某个地方。在鱼儿一条条跃上水面向四面八方跳腾时,鸟儿俯冲下来扎进了鱼堆;在老人感慨“这鸟儿是个很棒的帮手”时,他脚下那根系在船尾的细钓索绷紧了...老人静静地研判着水面下的动静,不打草惊蛇,让鱼儿逐渐深深咬住钩上的饵。这家伙兴许从前吞过钩,老人感觉不到动静了,但他知道,它不可能走的。“他快活地感觉到了那种轻轻的拉拽,然后,他感觉到了一样硬绷绷的东西,重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是鱼儿的分量...”上钩了的鱼儿正企图边叼着饵料边游开去,老人不得不用脊背紧紧抵着钓索,被鱼儿拖着小帆船稳稳当当地向外海游着。陆地从视野里消失了,太阳从远处西沉了,星斗从海平面爬上夜空,夜幕下,无边的海洋上一艘小帆船、一位老人、一根钓索和看不见的那条鱼,寂静,但对于老人来说,似乎不孤独。他开始可怜起这条被钓住的大鱼,它也许逃脱了很多次钓钩,但是他是个渔夫,他对鱼儿说:“鱼儿呀,我会奉陪到底,至死方休的。”估摸着鱼儿也是这样想的。这让我想到了另一篇小说《野性的呼唤》,一人一狼一前一后艰难地前行着,都在等待对方先倒下。“鱼儿呀,我非常爱你,敬你。但是,在这一天终结之前,我要杀死你。”为了对抗钓索的分量,老人用海水浸泡了因钓索飞速划出去割伤而流血的手后,站起身振作精神,吃下了难以下咽但不得不吃的生金枪鱼。“真希望也能喂一下大鱼,他心想。它是我的兄弟。但我必须杀死它,而且要攒足力气去干这个活儿。”就这么继续和鱼儿僵持着。他回想起在卡萨布兰卡酒馆里和码头上最大力气的汉子扳手腕的往事,比赛是从礼拜天早晨开始的,到礼拜一早晨以当时还不是老人的桑迪亚哥胜利而结束。他断定,只要自己想赢的心思够重,他就什么人也能打败。这条大鱼,也不例外。鱼儿的速度明显变慢了,“这鱼儿也是我的朋友。”老人大声说,接着他又为那条没东西吃的大鱼难过起来。但难过又怎样呢,他杀死它的决心是决不松动的。随着入夜月亮升起来,小船漂移进了云的隧道,鱼儿跃起在空中爆开一大片浪花,又重重地落了下去,一次又一次,钓索似乎到了快要断的临界点,老人看不到鱼儿跳起的情形,只听见它破水而出的水浪轰响,飞窜的钓索刀子般割着他的手痛得厉害。老人多次感慨着如果小男孩在就好了。鱼儿似乎也累了,在船头转圈,转到第三圈时,老人才第一次看见它露头,不敢相信鱼儿的身体竟有那么长。“它不可能那么大个儿。”但它就是那么大个儿。老人拼上所有的心力准备把鱼儿拉向小船将鱼叉捅它的心脏。鱼儿却也不肯放弃,就这么一来一回多个回合,老人已经到了临界点。每一回合都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垮掉,老人不懂了,但他要再试一回,再试一回,又试一回,结果还是一样。他感觉到自己不等再开始已经要垮了,但他仍然心想:我还要再试一回。他忍住所有的痛楚,积聚起所有剩余的力量和消弭已久的豪气,来对抗鱼儿的垂死挣扎。终于,鱼儿游过来了,老人瞅准时机用鱼叉对着鱼儿的侧腹直捅下去,垂死之际的鱼儿一下子变得活力无限:它高高地跃出水面,整个人将它那了不起的长度和宽度,将它全部的力和美,展示了出来。老人在和鱼儿的持久战中获得了胜利,准备好一切把鱼儿绑在船边,把桅杆竖起来在座位上,挂起帆回家。回家的路上,一群不速之客——鲨鱼又带给老人另一场保卫战。鲨鱼速度快、力气大、武器厉害,在大海里面没有天敌,嗅到新鲜血液的味道,鲨鱼的蓝色背鳍破水而来,无所畏惧。但它们遇到的是同样无所畏惧的老人。在与鲨鱼的搏斗中,那句著名的话出现了“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老人依次损失了他的鱼叉、浆柄、刀子、棍子等一切能用来对抗鲨鱼的武器,而大鱼却仍不可避免地被一条条猛扑上来的鲨鱼撕咬啃食殆尽,随着最后一条鲨鱼并没能吃到些什么而离去,大鱼已经只剩下白骨残骸了,老人也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他知道现在自己终于被打败了,而且无法挽回,老人架着小帆船,驶进灯光已熄灭的小海港。栓紧缆绳、拨下桅杆、卷好帆船、卸下桅杆又重新拿起桅杆走到棚屋前,靠墙放下桅杆、摸黑喝水后,他就躺倒床上脸朝下睡着了...留给了小海港的人面面相觑和啧啧称奇,心疼老人的小男孩马诺林陪伴着老人...
这个故事我总结的不简洁,我不擅长讲故事,所以我特地又在B站随机点开了董宇辉的读书推介视频,10分钟,他把这个故事讲述得比较简短且融合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值得一看。对于我而言,在看完这篇小说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再试一回。我的大学专业是化学,大学老师曾这样解释化学这个英文词,Chmeistry—— Chem is try!这个概念深深烙印在我心中,与《老人与海》里再试一回的永不言败有异曲同工之处。永不言弃、永不言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