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过韩寒和罗永浩的年轻人,迟早都会从他们那里毕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3414/eeb54e4204ce7903.png)
看到一则报道,标题是“韩寒发长文: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我以为韩寒写了篇杂文,虽然很久没有关注韩寒了(上次关注他还是2016年他在上海音乐厅的演讲),看到他发文章的消息甚至有些久违的欢喜。结果发现只是一条长微博,其中说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至于那篇报道的标题是否有误导,此处不作探讨)
喜欢韩寒是在08-12年,从高二到大学二三年级,他的那十多本书翻来覆去读了很多遍。
在阅读方面,韩寒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吧,在早些时候让我领略了文字的趣味。(在一个抓教育抓得很严的省的乡下,我启蒙比较晚,高二时才开始读课外书。)
在写作方面,受他风格的影响,我在大学期间写了一些杂文和一篇中篇小说。大学时有个好友,他不喜欢我的文风,觉得啰嗦,玩一些于文章表达无用的文字游戏,后来读到韩寒的杂文他和我说他明白了为什么我会那样写。
近年来越发地觉得,有时我们的想法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我们乐意接受的思想的影响,并且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比如,韩寒曾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当时我对这句话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它当做人生的信条,生活我行我素,甚至还有些自鸣得意——是的,我只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你看。结果到快毕业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时才明白自己走了歪路。倒不是说韩寒错了,而是我多少有些不成熟,偏听了韩寒的那句话。(其实韩寒那句话并没有说完,几年后我在许子东那儿听到了相对完整的版本,他说:比较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实是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②对自己有挑战、③能到挣钱。)
后来渐渐地,韩寒的书我也读得少了。
一方面,是(自以为)进了文学的门,开始系统地阅读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
另一方面,韩寒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年一本地高产,甚至不再出书,而是开始做“ONE一个”、拍电影、带孩子。
今天看了韩寒的那篇长微博,发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已换了心境。
之前在一篇题为《中产眼中的底层残酷物语,我亲历的美丽人生》的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
喜欢过韩寒和罗永浩的年轻人,迟早都会从他们那里毕业的。在这之后亦不会以喜欢过他们为耻。在我看来智慧和美德就都有了。这句也适用于其他『启蒙型公知』。
想想还真是如此,在喜欢韩寒的那些年里,我有过轻狂无知,后来也有了悟,而如今已不是那时的模样,但却是那时的青年年蜕变成了如今的自己。不过,与其说“从他们那里毕业”,倒不如说从过去的自己那里毕业了。
而2013年在博客中表示“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的韩寒,现在却说“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从辍学少年,到公知,再到如今的主编、电影导演,我想,韩寒也从他过去的自己那里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