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前一晚不冷(十八)
环保局李副局长,脸圆圆的,白里透红,黑黑的短发,剪着齐眉刘海,以前俗称“妹妹头”,这位近50岁的女人保养得挺好。
李局长和小月被教育局沈局长约了在一家茶馆见面。沈局长是为她的好朋友的妹妹罗懿来解决工作问题的,而罗懿又刚好是李局长的弟媳妇,原在湄洲媒业公司工作,现因为单位改制下岗在家。
当沈局长知道小月管理的环保监测站马上要并入环保局时,她想到可以把罗懿插在监测站人员名单中,顺势调进环保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今天沈局约李局和小月出来的目的,就是讨论具体的操作方法。
“环保监测站一直属于湄洲化工所管理,属财政差额拨款,这么多年人事混合着管理,所以谁是环保监测站的人都无所谓,多一个编制和少一个编制也无所谓。”沈局长也是一头利落的短发,烫过之后头发往两边披散着夹在耳朵后面,年纪显得比李局长大。
她们三人坐了一个卡座,把帘子扯上,形成不受打扰的小世界。小月把菜单拿到面前,仔细研究,看点什么菜。
“监测站本来是八个编制,去年已经办了一位退休,刚好可以由罗懿来顶着这个名额,不然浪费一个进机关的名额实在是可惜。”沈局长继续说,她在湄县当过县长,后调到湄洲社保局当局长,最近才调到教育局,属于业务娴熟、能力强悍的女人。
“你弟媳妇下岗没上班,正好趁这个机会进环保局当公务员,这可是个机会,不抓住以后可别想再有了。”沈局长对李局长说。“罗懿的姐姐是我朋友,我愿意跟她策划这件事,黎小月是个热心的女孩,肯定也会帮罗懿。”
小月在这里最没发言权,那两位是级别比她高得多的领导,说话干脆利落,像掷在地上的硬币,一看就知道是铿锵有力的女强人系列。小月虽然与服务员在交流点菜,但沈局长的话一句也没漏。
最初沈局长说要把她的一位朋友想办法调入环保局时,小月心里虽然犹豫但没说二话就答应了。 现在正是机构重组的重要时刻,一个人也不能得罪,特别是这样级别的领导。沈局长是可以为小月牵线搭桥在环保局提条件的朋友,李局长则是可以加快进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
李局长刚才没怎么吭声,一付沉思的表情,罗懿是她的弟媳妇,按道理这事应该她积极才对。但小月看她倒并不是非做不可:“我弟弟他们两口子来找了我。我是很愿意帮他们的,但是有一个顾忌,如果被别人知道了,影响不好。”李局长的顾虑也不是不对。
湄工所的正式职工改制买断后均要自谋出路,能趁这次机构改革机会进入环保局的只有寥寥数人,如果让他们知道居然还让外来人顶着改制的名义调入环保局肯定会闹翻天。
“这事千万不能让湄工所职工知道。”小月想,这本来便是僧多粥少无可奈何的事,一旦内部争起来,到头来可能会两头不讨好,甚至流产都有可能。
倒是沈局长稳重:“没关系,只要不说出去,谁知道?湄工所改制多年,年轻的有能力的都出去做事了,没闲心也好时间管这事,再说,就是想争取也不知道如何争取;年纪稍大的更别提,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早点退休。”
菜还没有上桌,小月肚子饿得“咕咕”叫,两只手支着下巴,眼巴巴望着沈局长和李局长听着他们讨论,一付悉听尊便的样子 。
“但我还是想再跟龙局长商量一下。”李局长沉吟,毕竟事关重大,虽然是自己亲人也不能盲目帮忙,万一没搞好便害了自己。小月看着也好笑,好像李局长帮的不是自己弟媳,而是沈局长的弟媳要恳请李局长帮忙一样。
“好吧,你尽快去说。小月想办法搞定低下的员工。”沈局长肯定也气恼,口气生硬的对着李局长,然后又跟小月强调一番。心想费一脑子劲,跟你家亲人帮忙,你倒还阴晴不定,心里自然不舒服。
“还有,小月到环保局,你要好好关照她,这个姑娘能力强,你会知道的。”沈局长面面俱到,不忘提醒李局长。
“这是肯定的,龙局长也很喜欢小月,是他要我主动与小月对接人事关系的。”李局长若有所思,小月不知道有什么本事,能让龙局长亲自下令,别的单位听到要接收一批人员都避之不及,而我们……
而小月则想起了年初三的那餐饭局,看来龙局长没忘记,也还挺讲义气。
只不过今天,小月无疑是参与到一场人事调动的密谋中。她以前没想过一个人的命运会这么容易就改变,比如罗懿,从一位下岗职工跟着她进了环保局,然后后半辈子有了依靠。
菜总算上来了,小月赶忙打破略显尴尬的场面,招呼两位局长吃饭,这餐饭肯定是小月请啦,局长是不会请客的,小月很懂事的想,何况结交和认识一个靠谱的人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