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给人力量的文字想法

生命有裂缝,阳光才会照得进来

2023-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梓清林兮

13年后,董卿退出央视春晚

董卿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爸爸从小到大对董卿严苛的家教,从识字开始,她每天抄成语、故事,初中开始每四五天要读完一本名著,她收到的礼物永远是书。

父亲希望她用心读书和学习,所以她不能照镜子,不做新衣服,坚持跑步锻炼,从小开始就勤工俭学。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难想象,央视最红的支持人董卿,她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在睡前,每天睡前坚持读一个小时的书。

有一个好习惯不可怕,坚持雷打不动的良性循环,才可怕。

她说:“时间有限,把时间留给新鲜的东西。”

“董卿退出春晚的消息下面,很多网友留言说:董卿今年终于可以不用再吃速冻饺子了。

第一次主持完春晚的董卿,下了台就问大家去干吗。有的人爸妈在等、有的人爱人在等、有的人朋友在等,只有董卿,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里,等着自己的是冰箱里的一袋速冻水饺。

很多年里,她的除夕夜都是用一盘速冻水饺度过的。”

央视主持人前辈倪萍,曾对董卿说过:

“不管你现在多孤独,多寂寞,多么没有男朋友,多么没有钱,多么没有家,多么没有爱,多么没有温暖,都特别值。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中央电视台这个综艺舞台上的核心、光亮最聚焦的地方的主持人,这是你的运气,也是你的机会。”

同时董卿在那次节目里,也向倪萍提出了一个问题:

台上万众瞩目,台下寂寞无助,曾经鼎盛一时,总有落幕的一天,怎么平衡和面对?

而董卿也用了13年时间,给出了这份答案:

“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他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是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13年前,董卿怀着梦想来到这个央视春晚大舞台,陪祖国人民度过了13个年年岁岁的跨年除夕夜,13个不能与家人促膝而谈团聚的除夕夜。

13年间,耕耘收获,用优雅铸就舞台,用智慧书写梦想,实现了很多梦,他人的,自己的。

13年后,撕掉标签,也不计数。正式退出央视春晚。

有一种人,是不在乎走出舞台后成为背影的人,是准备随时可以重新开始的人。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产品不分等级观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品牌“海尔”,在中国企业界,也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张瑞敏的人生传说。

早些年前,在国内冰箱需求的情况下,各个冰箱的制造者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扑面扑来,造成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许多制造厂由于都挡不住金融狂流的侵蚀,迅速一倒一大片,很多个经营者皆因经营危机垮台。

而当时的海尔集团张瑞敏,却做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决定,在冰箱市场价格战打得正火热时,逆流而上,提价20%,通过涨价给海尔做了一次有品质的宣传。

海尔人一边怀疑着,也一边相信着。半个月过去了,销售量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在商场出现的奇观是消费者排队抢购。这下所有的质疑声都化作了一丝丝安慰和庆幸。

之后,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将张瑞敏的危机处理事件,作为学习和借鉴,分析的对象。而张瑞敏却说:“这只是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在他看来:“绝不允许海尔置身于险地。”

当年,张瑞敏接到了一封海尔用户的反馈,用户很失望的说到:“这是我攒了几年的工资才买了一台海尔冰箱,结果发现冰箱门上有俩道划痕。”于是张瑞敏决定突击检查,进入储藏室,400多台冰箱,就有76台有质量问题,各式各样的小缺陷。

马上召开了职工大会,并且当场宣布要砸掉76台冰箱,遭到了所有的人反对,对于当时来说,不仅外债还有147万元,还要面临砸掉价值20万元的76台冰箱。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张瑞敏决心已下,他说:“从今往后,海尔的产品不分等级,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给砸了,只有砸的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这可谓是血的代价,只有经历过流血的人,才会懂得危机意识。才会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他隆起锤子开始了第一响,正是这一锤,才砸醒了很多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也砸醒了更多职工们畅销时的危机意识。这也是几年来,有过无数企业的模仿,但无人能超越。铁的纪律下,是立世之本,也是好企业的处世之道。

2016年6月,海尔以55.8亿美元成功并购通用集团家电。那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张瑞敏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功不可没的是他自己一直不忘学习的心态。从高中就砸开了图书馆的大门,找书看。并且到现在,他每周平均要读二本书的习惯。在企业界内,也是饱有学问的一位成功企业家。

他有一套看书准则,一般的书分为八二开,20%是核心内容,80%是描述了核心的产生,所以抓住那20%的要点,就抓住了这本书的核心思维。

很多人都这样说过张瑞敏:“海尔有一个张瑞敏,张瑞敏是唯一的,而唯一的张瑞敏把全部秘密藏于他是一个集古今智慧的思想者,一个如画的企业家,一个东方式修养的现代人。”

所以说,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现在经历着怎样的困难,都不忘警醒自己,过度的优越感,会使人认不清自己的本质,找不准自身利害关系,很容易陷入迷茫,而过度的自卑,将容易人生混乱,不敢尝试新鲜事物,羞于起步,目光停留在现世报。

还有一种人,是夹缝中求生的一类人,说起夹缝中的人,有一些人,立马会想到这些人大部分是正处于逆境中的人,他们需要给自己定个了不起的跳坑目标,所以不得不选择 夹缝中生存。

其实不然,张瑞敏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很多人都会在逆境中寻找危机,关注危机中的机会,而大部分人忽略了机会中的危险。所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求生存的人,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很容易制造问题,但解决一个个麻烦的问题,却需要你费尽心思劳心劳肺的寻求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

考验人的往往不是你制造了多大的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时,你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前半生为别人,后半生为自己

毕淑敏说:“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

命运是把双刃剑,你把它看的重一些,你就是在为其承诺;你把它看的轻一些,你就是在为其买单。

一分之二的人生,是我的选择。

我的前半生,是为了别人的愿望,一直做个附带品,无数次让自己低到尘埃里,满身灰尘,一脸狼藉,浑身是伤。有些人总是习惯被仰望迎合,有些人总是喜欢默默付出,而有些人则是高不成低不就,渴望被接纳,担心受阻挠。

我的后半生,要为自己活。看多了别人的故事,也会在无意中被渲染几分,过去的自己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来寻找自己的影子,说实话,不累是假话,真累是真理。

说的多了是矫情,说的少了,自己又很压抑,无处释放,心里总有个缺口,想要被理解,现实情况又很糟糕,你只能一个人默默去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很多的坏情绪,你需要自己去消化,去降解,去转化,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和年龄的馈赠。别人心里有把尺子,自己心里也要有杆天平。

拿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无异于图财害命,更不是聪明人的有价考量。所以说,你可以有杆天平,也要有把尺子,适度平衡外,也要做必要倾斜,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讲究平等,所以有把丈量尺度的尺子,留在心中。

在朋友那里,真诚比假意卖弄,更加天长地久;在爱人那里,行动比甜言蜜语,更加现实可得;在家人这里,情比理,更容易被接纳,我们总是会把礼貌端庄,客气大方,用在别人身上,而在家人这里,有时候会无比苛刻,更会锋芒利剑指向家人。

有句话叫做:“爱之深责之切”。但这种爱,很沉重,家人常常举着一面大旗:“这都是为你好”。如果你非要和家人讲理,结果就是徒劳,或者是不欢而散,或者是僵化关系。

所以,就是你想讲理,那找别人去,你想讲情,请靠近家人。除了学会接受以外,还是希望家人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多给一些空间,多请一些理解。

父母不是你的长期饭票,更不是你可以依靠一辈子的肩膀。家的港湾,是万千人的温存。温存久了,会生霉,会变质,会让你失去一种能力,独立起跑的能力。会让鲜活的身体,一点点在岁月的印章下变得缺乏灵动。

父母把一切打理妥当,你坐享其成会不会有点啃老呢?答案在你心中。

有一句话特别醒脑:“你那么大的年纪了,还在让父母担忧,这就是你今天必须坚强的理由。”

没有什么一劳永逸,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只有自己才是成为那个为你遮风挡雨的屋檐。

青春一点点在岁月的波澜下,渐行渐远,留给自己的除了沉淀,还有经历,你或许会思考,或回忆,或追忆那些似水年华时,自己的娇小可爱和年少节气。

任性和冲动在你眼里,就是同一个字眼,努力和奋斗,就是把力气共同驶向同一个方向。

但只有晚到的年纪,没有晚到的青春。青春是一阵疾风,一吹就过。一经典当,花霏雾语。

靠着容貌,花瓶易碎,红颜易老;靠着年轻,总有一天,肝脾力竭;靠着父母,资源有限,一张张纸张在翻篇,只会越来越少。

靠自己,才是王道。夹缝中的你,不必悲天悯然,不必暗自神伤,不必抱怨命运。你如果抱怨,你就是神,如果不抱怨,那么证明你是人,还活着,心脏还在一分钟76次正常跳动。

北大学子刘媛媛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了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就像刘媛媛一样,你需要培养十种能力:1.专注能力.2.学习习惯.3.应试能力。4.想象创造能力5.语言能力6.合作能力7.自省能力8.记忆能力9.情绪管理能力10.学习方法

读书和学习,是世界上最低的门槛的高贵。

埃德加·沙因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所以,你可以学习,但必须告诉自己:“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当你回来之后,才知道什么东西和你永远在一起。

你的生命,该有裂缝,这个裂缝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喜欢本文的友友们,欢迎关注梓清林兮,另外还可以点赞,评论,分享,爱你们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