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二)故事胡思乱想

故事优选||一封“云家书”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芳华的日记
再写家书

重读这封码在微信里的“云家书”,又一次泪目…

他说,天堂里的信号一定满格 , 一键发送,肯定会收到。


我喝酒了 ,我有很多话想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今晚,我喝着父亲最喜欢喝的高度酒“坊子老白干”,耳边单曲循环着刘和刚唱的“父亲” ,我的眼泪禁不住泪如雨下。

记忆的闸门,重又打开......

原来,那些一生难以忘怀的往事,一直都尘封在心底最深处,从来都不曾随风而去。

01 木锉一般的双手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的那双手,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

父亲经年累月下地劳作,磨砺出了像木锉一般的双手。

每到冬天,父亲双手手指裂开一条条带血丝的口子。每天早饭前,必须用热水泡烫才能使其变软。

然后,再用胶布包扎后才能吃饭。

饭后,父亲用一双这样的手,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小时候的我,每当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充满愧疚,为自己平日里的顽皮给父亲惹来的麻烦而愧疚。

我小时候个子矮,经常受到小伙伴的欺负。生性多动的我,童年的记忆里,自己是个经常惹麻烦的“皮孩子”。

可是倔强的我,从来不会和其他孩子那样,吃了亏挨了打,就回家找大人诉苦解决问题。

我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动手解决。于是便每每挥动着我的小拳头,武力解决问题。

然而,被我的小拳头击倒的伙伴的家长门们,一会儿就会找到我家里去,找到我的父亲。

父亲每次不问青红皂白,都虔诚地给人家道歉,说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对,一定好好教育。

接下来我就惨了,每次都被父亲这双木锉一般的双手,打得很痛,很痛,至今想起来还心惊胆战。

但从小倔强的我,挨打从来不求饶。

以至于小时候甚至记恨父亲:等我长大了,我有本事了,看你还敢揍我。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过多的被褥。父亲的被窝里脚底下是哥哥,身边搂着我。

每晚临睡前,父亲就用他那木锉般的大手,时常在我光华的身上抚摸。

还常对身边的母亲(也是一个被窝三个人,母亲和年幼的弟妹)说我。

说老二(我)皮肤好,浑身溜滑,将来肯定有出息和孝顺。

那时的我也不懂,但这句父亲在被窝里讲的,看似戏言的话,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我已将“有出息,孝顺”,刻在脑海里,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02  终生难忘的背影

朱自清写的“背影”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

但最令我难忘的一次,就是父亲推着独轮小推车去我就读的高中,给我送床铺。

夕阳里父亲回家时的背影,永远难忘…

我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镇唯一一所高中。那时读高中的床铺需要自己解决。

记得父亲为此伐掉了自家围子墙上的一棵大槐树,请村里有名的木匠专门给我做的木床。

家里东凑西借,好不容易给我解决了一床被褥。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父亲用独轮车推着床铺,在土路上走了10几里路后,才来到我的学校。

他擦擦脸上的汗水,顾不得休息,帮我安顿好后,眼见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再不快往家走就要赶夜路了。

于是,父亲简单叮咛了我几句后,推起车子就走上了回家的路。

我家离我就读的高中约5公里,学校建在一个山坡上。

看着父亲推着车子走出校门,沿一条乡村公路向东走去。

我双目一直注视着父亲的背影,快要看不见了,我就使劲往山上跑,也不知往山上跑了几次。

直到父亲的背影掩映在黄昏的暮霭里再也看不见了……

那一刻,不满18岁的我,泪水不自觉地挂满了脸颊。

父亲的背影,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03 那些泛黄的家书

今晚,我又找出精心挑选珍藏多年的,父亲在我83年入伍后,写给我的十几封家书。

父亲只念过几年书,许多字都是他自学的。但写的字整洁有力。让我这个上过军校的儿子,佩服至极。

望着已经泛黄的纸张和父亲苍劲有力的字体,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虽然已过去了多年,重读这些对我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家书,那满满的正能量,依然充满心房。

每次拿出父亲的家书,读着书信里文字,仿佛父亲就在我身旁。

回想我那奋斗的青春岁月里,正是有了父亲的一封封家书的谆谆教导,每每在我困惑时,给我提供了精神指引。

也让我在人生几个关键阶段,少走了许多弯路,而且小有成绩。

父亲的家书,就像是我人生航船的灯塔,永远指引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每个家庭的父亲都是脊梁。他无私地为了自己的儿女默默奉献着。

为什么我每次听到刘和刚唱得“父亲”就满含热泪,我知道,那是自己对天堂的父亲爱的更深。

愿这封“云家书”,可以一键寄往天堂…


好故事在故事优选

芳华的日记原创图文,谢绝他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