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钶:掌握这个拆书法,你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分享(超级简单写作课
你知道吗?你一直被这一句谚语“开卷有益”坑了!总以为读书读的越多就是好的,知识就能增长。殊不知后面我们又出了一句“读书读的不少,仍过不好这一生。”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为什么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你会发现现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工作、学习的需要,人工智能已来,你可能将会成为一堆堆下岗大员中的一员,人人自危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患上了一种病——知识焦虑症。
为了避免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下岗人员,我们采用知识囤货来治疗“知识焦虑症”。比如购买大量课程,购买大量的书籍回来,让自己心理觉得已跟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是,最后会因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我们还是没治好“知识焦虑症”。
没治好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普遍的问题就三个:
1、没时间、没精力学习;
2、看不懂,也记不住;
3、看不下去了,浪费时间
针对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高效迭代知识,如何将常识学以致用,如何处理繁杂信息......的问题,为了治好你这个“知识焦虑症”。赵周老师找到了一个治疗方法。
而这个“治疗方法”就埋藏在一本红色封皮的书里——《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是让你从零基础到高级学习者蜕变的杀手锏
这本书能帮助到你:
1、提升学习力的原能力,把知识拆为己用;
2、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你。从一切信息中助力你成为专家。
3、不仅要强调读书拆为己用,还要拆为他用。更重要的是让你具有变现的能力。让你从知识付费,变知识收费的牛人的能力。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它就是告诉你一个杀手锏:拆书学习法(又叫便签学习法)。
这本书的核心武器不是他的拆书学习法,而是拆书法中的一个个小小的环节里——反思!
反思,就是把书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反思到过去经验(经历)。这是让你做深度思考的过程,然后规划未来怎么应用,这两点才是整本书的核心武器,是全本书的核心武器。
平常我们读书不记住,其实重要的问题是:
1、你没有做深度思考,你没有从过往经历中去反思问题。
2、你没有给自己一个应用的契机。
“你没有给自己应用的契机”怎么理解?
学了的知识或技能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一个能立马使用的应用场景,因为没有立马使用的应用场景,你会习惯性地想“有机会就用一下试试”,而这个“有机会”就会变成遥遥无期。所以你后面就不会想着要使用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不用则废”这是我们进化史中得到的结论。
拆书学习法,强调的一个核心点是“反思”,就是让你把新学习到的知识点跟过往经历联系起来,其实核心目的就是,让你有一个立马能用的应用场景。
拆书学习法,不仅能应用到致用类书籍,还可以用到小说、散文类.......等,书中就提到了《杜拉拉升职记》。把拆书学习法应用到《杜拉拉升职记》就能拆出不同人不同角色之间有不同的行为的动机,每一个行为动机背后都是为达到自己的所期待的结果而做出来的。在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上,你学习了,你就能进行了。
所以,整本书最重要的章节是第二和第四章,都是教你怎么拆为己用的。还附上了一些应用案例。当你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你就会知道是教人如何读懂一本书的。当你翻开这本书真的去阅读时,你就会发现。并不是我上面说的那么简单,简直就是读书类的经典,干货满满。
我现在就是每读一本书,基本上都会找一些有价值的片段,用拆书法把知识点拆为己用。比如《好好思考》《心理营养》这种致用类的好书。
其实不瞒你说,以前我也是懒癌症患者。每当我买一本书回来后,我会把它放在书架上,心里想书买回来了,我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去看。到最后一年二年三年就这样过去了,四五年后都还没拆开包装胶纸的书还真的不少,到最后又变成了收藏版了。
当我看完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之后,我就被它的拆书学习法吸引住了,所以现在我很多好书从就变成了收藏版到珍藏版了,已经搅拌成了我知识库的一部分。其他的都是残渣,该丢的丢,该扔的扔,都处理掉了。
结 语:
所以,我现在读一本书都是带着问题而来的,究竟怎样读一本书才算是读到它的精华?怎样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点为我所用?我会用到三张不同颜色的便签: I便签、A1便签,A2便签去学习。当你用上这三个便签,就是解决你记不住、读不懂的问题,并且还让你做了深度思考,让你在思考中不断成长。
最后,你读了多少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所读的书能不能为你所用。
————————————
好了,家长同学今天吴一钶分享的“每天一招亲子教育”就分享到这里,你学会了吗?现在是2021年5月28日15:17。是吴一钶启动“亲子共学营”第7天,今天分享的每天一招亲子教育关键词:读书
各位家长同学,看到这里一定要给吴一钶一个正反馈,在评论区回复:读书,即可!
最后,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私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
吴一钶启动了“亲子共学营”交流圈,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如果你面临跟孩子无法沟通,或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之类的问题,你的问题我有解,私信——“圈”,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