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勋章
文/一月天 原创
有人说,父爱如山。于我而言,父爱就是每天早上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菜泡饭,盛满浓浓的关爱、责任、幸福和希望,温暖着我们长长的童年记忆。
01 父亲的手艺
小时候,贫瘠的乡村交通不便,上街那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多是靠两条腿完成,每天繁重的劳动让父母早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有上街的冲动。除了年啊节的,他们才会抽空上街采购一些应节的必需品,所以去小吃店吃一次早餐那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包子、馒头、馄饨、烧饼、油条……家里的餐桌几无可见。
因为难得一见所以也就没有希翼,大部分时间我家的早餐都是菜泡饭、面条、面疙瘩之类的。
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所以菜泡饭是标配,吃得最多。只在每年粮食青黄不接时,吃一段时间的面食。
父亲的菜泡饭虽然做法非常简单,但却很合大家口味,他用的是隔夜的剩饭,这也杜绝了粮食的浪费。
每天,父亲会早早地起床,那时用的是最原始的柴灶,灶膛里先塞上引火柴,然后小树枝架起来,待铁锅里的水烧开,将米饭放入煮透。年边食材丰富点时会加入适量的、自己家做的年糕片,软糯很有劲道那种,最后加入一些切碎的青菜,适量的盐,一点点酱油和味精。
父亲做的菜泡饭之所以好吃,绝招在于他会在餐前用筷子挑上一些白白的猪油,放在菜泡饭里搅拌均匀,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
为了让辛劳的母亲早上能多睡会,为了让一家人都能及时补充到能量,父亲一年四季,从春到冬包揽起一家老老小小九口人的早饭,父亲是行动派,三餐四季,疼爱家人用的是最实在的一粥一饭的制作。
白天大都我们是看不到父亲在家的,为了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他长年在室外战天斗地,挥汗如雨地辛勤劳动,这些消耗掉他极多的精力和心力。
02 父亲的勋章
父亲吃了无数苦,年轻时瘦瘦高高笔直的身材,后来成了高低肩,那是一边肩膀长期负重换来的勋章。
父亲的大半辈子一直从事着运输行业,白手起家于70年代中期,最早的工具是一辆板车,拉货的是他自己,后来置办了一头毛驴,它上工后大大减轻了父亲的辛劳,于是毛驴成了家里的爱宠,它的叫声也是我小时候牙牙学语时的模仿源,就这父亲取笑了我好多年。
听父亲的老朋友们说,那以后父亲赶着毛驴劳动,常常会抑扬顿挫地哼唱着一首首歌谣 ,父亲是个乐天派。
然后在那个年代他非常时尚地陆续为家里置办了收音机、黑白电视等,成了乡邻里羡慕的对象,也让父亲直接成了后来暴富侄子决心用奋斗改变穷困命运的引路人。
80年代中期,父亲的座驾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这个时期父亲见证了乡邻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运输的主要是石片、红砖、水泥、木材等建房的材料。
在一次载货行驶途中,坑坑洼洼的道路让车头高高翘起,车头发动机冷却水当时温度接近100℃,他的双小腿受了严重的烫伤。因为出行困难,也为了省钱,父亲没有选择住院治疗,结果在家养伤的他因伤口发炎溃烂,很久之后才愈合,他获得了花斑腿勋章。
90年代初父亲与时俱进换了农用运输车,骄阳似火的夏季,毒辣的太阳让铁皮屋一样的驾驶室像个大蒸笼,但当时的车辆驾驶室内连台小风扇都没有配置。
那样的季节父亲中午回家,第一时间会找有穿堂风的地方张着嘴喘息很久,平静点后就是大口大口、咕咚咕咚地喝水。他那赭红色的脸膛也成了我记忆中一直存在的勋章。
千禧年后父亲贷款换了辆二手大卡车,为了早早还完贷款,他选择在深山里的矿区进行矿石运输业务。有一次那陡峭的盘山路让父亲见识了它的致命危险,那天由于车况和他的一个分神车子向崖边冲去,还好他反应快,及时跳出了驾驶室,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卡车翻了几个滚,卡在了半坡上。
然后请来吊机折腾了好久才将车子送到汽修厂,修修换换继续使用。当天堂哥拍到一张起重设备起吊卡车时的现场照,那也成了父亲遇险时的机智勋章。
03 父亲的近况
后来父亲又换回农用车进行短途运输业务,终于父亲在59岁那年,因为腰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腿部神经受压迫的疼痛让他不能直立,更不能行走,他不得不放弃一辈子的工作,边治疗边慢慢恢复。
但父亲的身体和年龄已不再适宜开货车,于是他忍痛处理了心爱的车子,提前过起了养老生活。
辛劳一辈子的他闲不住,接手了妈妈开的日用品店,继续他的操心日常,家人们每每回家,他还会为大家做菜泡饭,外孙辈依然喜欢他的这一手艺。
父亲今年74岁了,为了圆他一直以来不为生计轻松开车的愿望,今年我们选择购买了一款红旗越野车,车子高端大气上档次,也符合父亲气质,车子提回家他高兴地合不拢嘴,有什么能比老人发自内心的开心重要呢?
现在他天天早起运动运动,白天与老朋友们闲话闲话,日子倒也惬意。
他常说:“现在的生活与早年相比,天上人间啊,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的苦难,要常忆苦思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