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孤独的勇气,活出更好的自己

2024-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局外人Anny

昨晚听了樊登老师讲的《恰如其分的孤独》这本书之后,启发很大,有很多词存在偏差与误解。

首先孤独分为:自我封闭孤独,主动孤独,被动孤独。

毋庸置疑我肯定属于主动孤独这一模块。

其次是我们要有接纳自己的过程。

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自我成全和自我成就。

然后了解自卑与自尊,自卑的对立面不是自信而是自尊。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自尊心强。

听了这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自尊心强其实就是自尊水平过低,自卑感,配得感低,不接纳自己的表现。

不接纳自己意味着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习惯性批评自己,抱怨命运。

尤其是在恋爱关系当中总是讨好,也就是顺从对方,把这种方式当成一种要求别人的手段,要求别人对自己好。

但本质上讨好其实是双方都不受益的事,你以自己的需求要求别人同等需求,这是一种极端自恋的状态。

还有生活中不会说“对不起”的人,其实也是不够接纳自己的表现,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别人稍微说你不好就会砰一下炸了,这些都是内心自卑的体现。

真正发自内心接受自己的人是敢于说对不起的,敢于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听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这块问题始终没有改变。

人与人之间交往,一定要有边界感,对伴侣,孩子,父母,都要把对方当成完整人格的人,要给对方留空间,要和对方平等相处。

那么改变的最好方式就是:接受自己,但不意味着我就这样,接受自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恰如其分的孤独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我孤独是因为我享受这份宁静,享受这份安逸的状态,离群索居不代表远离尘世,是我在心里接受自己所有的不完美。

听世界的意见,保留自己的声音,理清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被任何人所左右,不因别人的夸奖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别人的批评而妄自菲薄。

持中庸之道,恰如其分的过好这一生。

最后:这个世界很大,大到我们一辈子也无法探索完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感到孤单或无助。相反,我们应该感到兴奋和激动,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