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不过是一场注定要回归的打闹, 而
是在文章开始得瑟呢还是文章末尾得瑟?
作为一个并不喜欢得瑟的小人,没忍住,打算一开始得瑟
一觉醒来,我这是在哪啊 ?
我是在南美,没错
昨晚,坐着车穿过沙漠里的银河,到达一个印第安村,都是石头房子
然后码字反击过去《好燃!中国岂止年轻人会穷游世界》
醒来,这是第二个我觉得适合我码字的地方,你看,我就坐在这敲键盘
我又面朝雪山了
怎么会有雪山? 沙漠里的雪山,就在我醒来后,乍现了
这真的是很漂亮的一幢房子,简洁,洗练,就在南美一望无际的荒漠里
房主一早起来去村里,我本来想跟着去,但没起得来
也不知偷拍他人家照片传上来道德不道德
房主朋友回来,见到我坐地上玩电脑,伸手,我就知道什么意思
我也伸出手,和他互拍一下,然后握拳互碰一下,
我喜欢这样的问候方式,酷酷地
浮生若梦,希望我这辈子都是这梦
第一个我觉得适合我码字的地方在秘鲁,是一个安静的小院
我喜欢它旧旧的感觉
每天醒来,洗漱,做早饭,然后码一会字,又得做中饭
洗衣服,下午有太阳的时候接水洗澡,冷水
看看文章,听听音乐,码码字
做晚饭
我可以一个人关在那,也不外出,怡然自得,没人打扰
在那里,我写巴山夜 . 雨纷纷 . 泪纷纷
得瑟完了,正文
一个大姐姐一直连续看我的文,时不时回复,
有天,她说
"我想说读你的故事,总有一种脱离现实的距离感。
流浪这个词似乎在三毛那个年代还是蛮时髦的,现在改成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从别人的旅行中我总能体会愉快与忘返,而从你的流浪里我却朦胧的想象着你的洒脱与不羁。因为我不具备你的各种,于是羡慕,于是向往,只是无法跟随"
这段话她写的很真实,
但我想,三毛的流浪和现在的说走就走不是一回事
我们的说走就走不过是一场注定要回归的小打小闹
这是我此文要写的东西
三毛最著名的文章都写于她在撒哈拉沙漠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
那几本小说,故事着,真实着,动人着
是的,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看过
一个西藏自驾大哥写的一首好诗,拍的一手好照片,是个文艺大叔,
跟我说,"我们都被三毛害了 "
是的,我们真的都被三毛害了
三毛那个流浪的梦害了我们多少人,
我从高中就看她呢,比什么"安妮宝贝"之流好多了
这些之流的作家的文章里,不是你爱我,我爱她,就是堕胎,自杀,都啥啊
但与其说是被三毛害了,不如说我们每个人心理都有走出去,去流浪,
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念头,
更甚于地说,我们都有按自己的想法来生活的愿望
只是三毛把它实现了,而且,还实现的那么早
70年代吧
大陆还是女人不能穿裙子,只能穿制服,我说的是劳动制服的年代吧
三毛就开始了她的背包生涯
她才是华人最早的背包客
台湾,西班牙求学,欧洲,非洲生活,
我们给这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流浪
其实,她哪里是流浪?她是在生活,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在自己想停留的地方
后来,三毛被我们的给她贴的标签绑架,这是后话
不要说那个年代,就是40年后的现在,
又有几个人,几个女人可以像她那样,活得洒脱,无拘无束,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三毛的教育更多是在西方,自然是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嬉皮
嬉皮本质是追求自然,本真,逃离工业化城市化对人的种种束缚
let it be 顺其自然
有个姐姐说的好,属于工业化之后的"文明人"渴望的回归自然
其实,我个人感觉以及和西方人的交流,这种随自己所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甚至于过我们所标签的流浪生活,在西方,欧洲,尤其西欧并不奇怪,
见怪不怪,不少见
你爱住船上是你的事,你想当猴子住树屋是你的事
你住房车也是你的事,
你几岁结婚,和异性结还是和同性结,
都是你的事,你说了算,没人有兴趣干涉,和别人八竿子打不着,
更没人对你指指点点
这是种尊重
尊重每个人选择的自由
我可以不喜欢你的选择,但我依然尊重你做出的选择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看过一篇文章,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谈文化差异
文章里说,文化差异不是说你说的一口好英文,会几句英文俚语就可以抹平。
当她的美国同学在一起聊各自父母年轻时如何当嬉皮时,她只能说自己父母上山下乡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差异,不同背景,不同国情导致的经历不同
我经历过,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那时火腿肠刚上市,街上有油炸的卖,2.5元一根,我一周的零花钱只舍得买一根
结果,我美国攀岩的伙伴,跟我说的是他和他哥哥小时候在祖父的帆船上的故事
我只能张了张嘴,听着,答不上话
我总不能说我小时火腿肠的故事吧,
当然了,现在,火腿肠谁还吃啊,垃圾食品
三毛的故事和她的生活方式,在西方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
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爱的人在一起,对于他们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然呢?
但,在当时以及现在的我们看来,她就是传奇
的确是传奇
哪个女子,能像她那样呢?
我相信她笔下的荷西就是那个样子,大男孩模样,
不怎么长心眼,不怎么世故
我相信她和荷西之间那种彼此依赖又彼此独立的相处模式
是的,我相信她文中所有的美好和真挚,我相信那一定来源于生活
而不是台湾有些男作家,用刻薄的语言讽刺她,说她在意淫
荷西走后,她和助理去美洲,写了一本《万水千山走遍》
书的名字很棒,但老实说,我早几个月想读,却没有读完
这本书实在不能和荷西在时她写的文字相比
不是文笔变差了
不关文笔的事,写东西到了一定份上,写的是情,是心,是血
红楼梦作者不就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所以不是她的写作技术降低了,而是失去了我们现代人说的灵魂伴侣后,
心死了,
自然那活跃着的,才情着的才气也跟着死了
所以你能说,她是在意淫她和荷西之间的事吗 ?
一个女人犯得着这样来炒作吗 ?
写到这,我就要说说三毛了
明明都是个流浪世界的背包客了,怎么一点女汉子精神都没有?
男人一死人生就崩盘了 ?
我是该感动于他们的爱情呢
还是该建议女孩子还是tough 强大一点好呢
说这,让我想到了我在萨尔瓦多,全球谋杀率排名前三的中美小国认识的一个妈妈
她是南美智利人,10年前萨尔瓦多内战跟着做记者的老公来了萨尔瓦多
结果老公在工作时被人枪击致死
不久,她的女儿因为车祸被送进医院
她赶到的时候刚刚好断气
儿子50来岁了,还没结婚
这情况给我们国内某些大妈,不愁死也给伤心死
但她没有,70来岁了,很有精神,每天给我做吃的,
,,,,,拉美妈妈们是有多爱我这张亚洲脸,
她做的东西实在,根据我这中国胃,就说做的简单吧,
于是我最爱吃的是她做的土豆炖鸡汤
她就带着我去超市买土豆,因为我爱吃,顿顿给我做这个
完了,还递给我一瓶果冻,或是一包薯片,可爱的老太太
她家养了一条大狼狗,她给我看她老公的照片和死去女儿的照片
可她照样活的很坚强,不然怎样呢
周末的时候她去教堂,有一大帮朋友
我丝毫感受不到她的任何负面情绪,反而,我听完她说这些后,感觉她很正能量
现代人的说走就走跟三毛是不同的
三毛的人生是场真正的旅行,但凡做这种人生旅行的人,不管是陆地旅行,
是航海,还是登山,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洪荒之力,
强烈的洪荒之力,强大的洪荒之力,需要这出口,
而旅行,户外就是这出口
因为,这是离心灵如此近的一件事情
而他们,又如此热爱生活,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感受生活的深度
他们一定经历过人生的种种挣扎,思考,选择,才决定放弃正常人所谓的主流生活,放下买房子的钱买船,放下稳定的工作流浪
真的不是脑门一热,说走就走
三毛的一生其实坎坷,小时候自闭症,我们顶多就忧郁一下,
自闭症什么概念,我不知道,估计很严重
后来初中毕业就独自一人出国求学
沙漠的生活并不好,跟浪漫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首先,沙漠的环境恶劣
我从厄瓜多尔到秘鲁的时候,就傻眼了,秘鲁东部全是沙漠,
哪怕是城市,也是在沙漠上
我当时,心情很恶劣烦躁
对于一个生活在有山有水的中国南方,后来工作在有雾霾的北京的南方水乡女子,
这种沙漠很难忍受
加上秘鲁真是太穷了,当地人家里就没有热水,我一个月没有洗热水澡
这个听起来很矫情
街上没有一栋好房子 ,都是烂尾楼
总之,我内心那个烦啊想骂人啊
后来,是遭遇了印第安妈妈一家的爱,我在他们家,慢慢的静下心来,
开始整理以前的游记
所以,沙漠跟浪漫没有一丝联系
如果说森林里的木屋可以浪漫,雨林里的木屋可以
但沙漠,真的没有,只有荒凉和烦躁
你想,没有绿色,只有风沙的地方,能不烦吗?反正我是烦
三毛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的爱着她的爱,
三毛读过很多书,有着自己充分的精神世界,对物质并不看重,
跟荷西结婚前,荷西问,什么样的人你肯嫁
三毛说,如果是你,你啥都没有也肯嫁
为了爱而结婚的女人,我大大的给一个赞
看三毛的文,在撒哈拉和荷西的生活,结婚当天,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
她苦中做乐,文字中充满了乐趣,
我理解,对于一个有着充分精神世界的女人,这真的不算啥
年轻的时候,我只是在书前看这些文字,想像不到背后的艰辛
现在,我亲自在中南美一些贫穷地方,才知,这个年代了还有那么穷
40年前的非洲物质匮乏成啥样,可想而知
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来源于一位行者,
他说, 当你孤身一人在海上,看到成群的海燕的时候,那个时候,宠辱皆忘。
我很理解,
这人世间的繁华如梦,灯红酒绿,功名权势却需要太多的 "言",太多言不由心的言
这人世间的繁华如梦怎能跟天地大美比呢
愿你我曾看过心中的大美 ,从而宠辱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