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档案对话田园| 生态产业的市场之道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本期对话嘉宾: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田园
一个人本质思想的形成,认知的养成,往往源于其经历和阅历。
▽
▽
▌田园:我对上古文明的集大成者特别佩服,老子、孔子、佛陀,他们对每一个中国人都影响至深,我的骨子里也深受其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我对这些人产生了油然的敬佩和崇拜。
从具体实操来讲,明代的王阳明先生是集大成者,美国的麦克哈格我也特别喜欢,尤其是他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还有一位长者——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科的奠基人孙筱祥教授,他今年96岁高龄,和麦克哈格是好朋友,我和孙先生接触很多,也通过他了解了麦克哈格的许多思想。以前我在孙先生家彻夜长谈过几次,每次听他讲话都很费脑细胞,有很多很深的东西听不过来。
我比较尊崇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医学、中国园林、美食文化、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体系,尤其是古典园林、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它们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信息,例如清代李渔的《闲情偶记》,讲述的是园林的情怀和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细节,详细地记录了园林对生活品位和品质的影响。
园林四季--满园春色
●●●
“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
▌田园:遇到项目,我们是开放性的,可以先不拿一分钱,践行生态思想。一个项目转变不了整个社会生活模式,但是思想的落实,效果不可估量,所以我们“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比方海口市的生态农业公园项目,我做得特别积极,人家没给我点火,我已经着了,我的想法是先跨出去,要在这个项目里实践、体验生态思想。
▌档案评论员:他不是圣人,是有热情、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生意人。
生态设计思想的实践,是合作方式也是处世哲学。一方面,让业主了解你能给他解决哪些问题,带来哪些盈利点,促进市场行为达成;另一方面,思想的落实如同布道一般,用孤独的拓行拥戴着人类进步,终极目标是共建社会生态文明。总之,“利他”的智慧本身就很生态。
园林四季--夏日荷塘
生态产业思想
﹉﹉﹉﹉﹉﹉
▌田园:现在不是市场萎缩,是原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市场模式萎缩了,工业文明是纵向的条块分割思维,这种思维到现在已经无路可走。大师、权威,便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它注重规模和聚集,忽视了协作共赢。
产业体系也不是一个产业链,现在很多人搞产业园,用的都是工业文明思维,把产业当成一个链条的问题,实际它是多个链条的复合,是球形的网络结构。
生态思想和互联网是吻合的,互联网从软件出发,是一个虚拟的环境,有人的参与,终端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国家元首还是一介平民,都是平等的使用者。社会生态相比互联网是一个现实的、更复杂的生态。
生态思想,像热带雨林,有大树、藤本等等,它自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当下有生态思想的设计师非常少,有生态思想,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生态系统里的一份子,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众生的、互相尊重的状态。有了生态思想,我们会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然后让各自发挥所长,这叫长板效应。
一枝独大、权威不符合生态学,生态倡导多元,各因子相互支撑,因此生态文明拒绝权威,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作品、每一个想法;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档案评论员:“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无限的,树大招风、独木不成林,我们的种种社会生活经验,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现象,这是生态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思想的基础。
园林四季--秋枫如火
●●●
创新意识
﹉﹉﹉﹉
▌田园:设计是创作,它站在整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第一线,设计者意识到面对的是无限量的未知,进行改革创新,才算创作。创作之后才是资本的跟进,你不创新别人怎么投资?
我们应该去发现价值,把市场价值展示出来,所有投资就跟进了。所以利益放开,不伸手要钱,先把价值挖掘出来,把工作做出来,把系统整理好,之后投资和服务自然会跟进,这是“水到渠成”的生态智慧。
▌档案评论员:市场越来越需求创新,看你能不能接招。
市场问题越多人越有价值,越被需要;多大的热情,才足以使一个人面对问题时,内心充满跃跃欲试的兴奋!当下市场生存之道,要求我们从心态、观点开始改变,在问题里发现机遇,提高为他方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园林四季--冬雪皑皑
●●●
▌田园:我们与甲方,出现问题是自己马力不足,甲方不信任、质疑,甚至坑蒙拐骗,都是因为甲方没有安全感。他们作为投资者没有安全感,所以不懂装懂,防着你,这都是正常的。
我的认知是找内因,内因是主因。
﹉﹉﹉﹉﹉﹉﹉﹉﹉﹉﹉﹉﹉﹉﹉﹉﹉﹉
我们有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出发点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基本的专业能力,这些都保证之后,在循序渐进的合作时,没有人拿着几个亿去骗你的,因为我们做设计方是技术服务,我们不是财富拥有方,拥有财富的人去骗非拥有财富的人,这不合天理。
当然,有的人会拿你的方案去欺骗别人投资,但每个人都有基本的判断力,反之,如果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那更要检讨自己,不用怨天尤人,要问自己的判断力、能力、修为、文化等够不够,最终是马力问题,马力大了便什么都能解决,否则我们还是该好好修炼自己。
园林一角
▌档案评论员:“知行合一”,思想指导行动,先有正确的观念、思想出发点,才会有正确的思考路径和行为判断。而认知与行为没有间隔时间,没有先后之分,它们本就是硬币的两面,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知与行相合一体,无法分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