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未睡
不知道为什么,临近3点仍然全无睡意。最近也没有什么焦虑事情,明天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怎么就睡不着呢?
是天气转暖被子太热?好像有点,但也不至于。
是想法太多想得太多?似乎也没有想什么重要问题。难道不是睡不着才想问题?
是读公众号大久看手机太多?最近这几天其实已在有意识的控制,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今晚熄灯之后还看了半小时手机,或许,这就是罪魁祸首?此病不除,人将不人。
既然睡不着,躺着也难受,尤其是床上还比较拥挤。倒不如起来,码上几行字,寻求些心理安慰,似乎没有浪费时间。
老婆说,该坚持去做点什么了。其实一直有想法,偶尔有行动,只是总未去坚持。或许这就是自己最大的问题吧。
坚持什么呢?不外乎就是自己经常会想起的几项吧,阅读、写作、运动、书法、公益、旅行、普通话。要真正去坚持,就得好好考虑,当下那些对自己自己最重要,最有实现的可能性。
阅读,当然很重要。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读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历史人文、投资理财、亲子育儿还是专业著作?所读侧重不同代表的追求重点不同,也必将影响今后努力方向上的差异。当然也可以同时兼顾几类书籍,但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怎么读?是泛读、细读还是精读?不同的读法也必将阅读的效果。或许,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读法综合效果会更些?什么时间读?显然是在工作和带娃之余读。细细算来,除了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就只有女儿睡觉之后大概一两个小时可以充分利用。如果每天都能认真读上一两小时,长期累积也非常不错。
写作,自己偶尔会在简书、微信等地方写上一些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文章。也没有很好地坚持。写的东西不论是在文字表达还是在思维逻辑上都非常一般甚至很差。离自己想要的水准还要很大的差距。要提升写作水平,需要持续的输入,也要坚持输出。如果能学学文字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会更有效果?
运动,作为曾经的“运动达人”,如今只剩下唯一的锻炼方式步行了。最近还真爱上步行了。不仅每天上班来回1-2趟,还步行去了贺龙体育馆(经常)、省图书馆、浏城桥、国金中心……只要是步行时间在40分钟之内可以到达的,自己都想步行。但只有步行显然是不够的。是不是该将跑步、羽毛球甚至篮球等运动纳入自己的日程?该如何安排?怎样才不会冲突?只要自己有心应该总能找出时间吧?比如,周二晚上如果不去自习,在女儿画画的时候,自己可以去跑步。还有,周一晚上可以带女儿一起去打羽毛球。周三下午天气好的话可以到水利厅打会篮球再接女儿。周三、周四晚上还可以到雅本打打篮球?只要老婆同意和配合,能把女儿安排好,这些都是可以去做的。
书法,也是偶尔有想法,几乎从未行动的事情。下次回恒大,先把书法用具拿来。看自己能坚持几次?如果能坚持时间该怎么安排?以往放弃的最大原因是觉得书法看不到效果,如果长时间练习还是没有效果就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感觉自己在学书法上完全没有天赋。
公益,还是应该去做。可以利用周末一月参加一次。今后再根据情况适当考虑增加次数。这个就从3、4月开始吧?
旅行,现在也很少出去。之前确实客观条件不允许。但现在二娃已经渐渐长大,奶奶也可以单独带着,再次增加旅行的次数已具备条件。可以先从周边开始,利用周末,带着娃们多去几个地方。春天来了,气温升高了,正是出游好时节。好好珍惜吧。我觉得每月至少应该安排一次。如果天气不好可以安排室内的游玩项目包括两馆一厅、李子健美术馆、省图书馆等等。
至于普通话,有想法,但是难以坚持。还是从平时说话中多注意吧。对于读音不熟悉的字多查下准确的读音,多看看多记记,积少成多。先将明显的错误纠正过来。
还有就是说好的要带女儿去听音乐会看舞台剧的。每两个月一次是可行。
说了那么多,如果好好整理整理,将其写成可以操作的计划会不会更好?还是先跟老婆商量商量,待确定大方向之后再做具体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