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展览(107):愈见
2023-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柳书岫
M50创意园的梵德赫画廊有一个很小规模的画展“愈见”,内容就由我来东拼西凑吧!
柴一茗是一个创作题材和媒介都非常广泛的艺术家,除了通常的画布、宣纸,他几乎把身边任何材料都用来绘画和艺术创作。
作为非常纯粹的艺术家,柴一茗并不太关注展览的形式、市场的动向,虽然他每年也都会有一些个展、群展,但他更有兴趣的是创作,他对待创作很认真、要求也极高,每张画都会竭尽全力。
画家孙鑫宇的作品轻柔、细腻、微妙,在不经意的天真烂漫中真情乍露,内敛含蓄地“诉说”着他对当下人的关怀、对艺术生命的感悟和对艺术情怀的期许。
明人陈白阳有《月下》诗一首:
云静初秋月倍光,
小庭幽卉正含芳;
人生若得如花月,
夜夜相逢省断肠。
写在月华如练的夜色里,因感世事如寄而发出生命永恒之困惑,由此顿悟到当下即安顿,继而豁然开朗;其跃然于纸上的自我抚慰精神凝结成的画面,表达的实是对内在生命的关怀。
画家杨瀞画人也画花,中国画有工笔、写意之分。表面看,杨瀞的画属于工笔,但有写意性,有画家自己的鲜明特色。
画家赵怡文的作品关注于意象化的表达、现代语境的画面、中式水墨表现形式的线条与色彩,以致统合而成具有创造性的个人绘画语言。
美的线索隐秘如谜题,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