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实体书店,撑住别死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本公子

1

这些天,疫情的阴霾将许多线下实体店都牢牢锁住。

限时营业,限制营业,限流营业。没有人来,就没有钱赚。

而场地租金、员工工资等巨额成本,又会将储备的资金源源不断耗尽。

一方面收入微薄,一方面支出巨大,实体店的困境可想而知。

前几日,知名书店“单向街”通过网络发出求救。

“疫情迟迟没有尽头,书店撑不住了。

据称,在疫情蔓延的一个月里,这家书店仅剩的4 家实体书店只留有北京一家维持营业,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预计同比减少超八成。

说来很巧,大概六年前,我第一次去过北京这家店,恰好遇到一期读书沙龙,遇到上中学时就很喜欢的蒋方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我在豆瓣也关注了“单向街”多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活动邀请,虽然大都没有参加过,内心敬佩它对学术交流的坚持。

这家由几位知识分子筹资办的书店,不仅仅满足于卖书赚钱,更想聚集一批对文化有追求的读者。

这样一家书店,总感觉是意气风发的,充满活力的,如今在网络上发出求救声,不免带有种悲壮色彩。

“单向街”是一家,其他的实体书店,又有多少同样在疫情面前举步维艰呢?

恐怕情况不容乐观。

2

“我最爱去的书店,她也没撑过这个夏天,回忆文字流淌着怀念,可是已没什么好怀念。 ”

这是新裤子乐队在《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唱的歌。

其实,即便没有疫情,“书店将死”的声音已经在社会上喊了许多年。

如今人们买书的方式发生改变,网络购书既可足不出户,又能得到极大折扣;

看书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借助数码产品和网络平台,在线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

阅读习惯更是天翻地覆,从读大部头书变成刷微博、读段子,有的人甚至根本不再去读书。

时代的变迁对于实体书店的冲击,一波接着一波,越来越严重。

我们在新闻上看到太多书店倒闭或者搬离的消息,活下来的都开始谋求商业化。

于是我们发现,很多书店卖起了教辅、卖起了咖啡、卖起了明信片,还有的卖手机、卖零食、卖纪念品。

书,反而成为书店最不重要的装饰品。

把逛书店培养成一种时尚,把买书变作喝咖啡奶茶顺便的举动,把读书包装成品位象征而非汲取知识的渠道。

这样的行为虽然不能说是一种悲哀,但也透着股辛酸。

像“单向街”这样的书店,有意打造成一个文化空间,在众多品牌商铺林立的商场里,既是一个商业场地,也有自己微弱的传播文化和态度的坚持。

它也知道,如果只卖书,必死。

活着真难,但只要活着,也就有价值。

3

那么书店,究竟该不该死?

我从小喜欢泡书店,在小县城的新华书店里,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世界名著,就能站一整天忘记时间。口袋里有点零花钱就想去买书,床头上永远杂乱摆着各种各样的“闲书”。

后来走出家乡,书店也是我寻求安宁的场所。无论是南京的先锋书店,还是北京的万圣书园,买书看书本身就是极大的乐趣。

也曾在24小时的三联韬奋书店坐到一整夜,窗外夜色漆黑,看着店里埋头苦读的人,就觉得这个城市充满着勃勃生机。

书店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精神地标。

如果在街头只能看到人群熙攘的商铺,热火朝天的餐馆,看不到一本书的存在,是不是感觉总少了些什么?

但是,即便是真得没有了,又有多少人会感觉到惋惜呢?

事物存在有其道理,消亡也是如此。我自然不希望一家家书店在人们漠视的目光里接连消失,但也知道光靠情怀和赞美是不能抵消各种经营成本的。

很多东西,恐怕只有真没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它的珍贵。

有人说,书店了,可书还在。

可那种如同检阅部队般扫过一排书名的仪式感没有了,在书架前像寻宝一样精心翻阅挑选书的惊喜感没有了,偶然遇到一本特别喜欢的书毫不犹豫掏钱的幸福感也没有了。

都说书是人类的伙伴,结交友谊起始于书店里的意外相遇,会不会更加浪漫和值得珍惜?

我很喜欢马伯庸关于书店的一番话:“每次我有机会走进实体书店,都会买至少一本书走,所谓‘书迷不走空’。如果我下次来这家书店还在,那么我会为它的存活做过一点贡献而高兴。如果书店不在了,那么我至少曾经买过它的书,也不会过于遗憾。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书店真得不复存在,我相信人类的精神家园也不会荒芜,只是这个世界,失去了那么一点点不一样的景色。

至少现在,请加油活下去。


欢迎关注公众号“暖被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