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响刘思毅|位置是一切。

这是刘思毅的第 113 篇原创,
持续日更,做最懂流量的创业者。
最近对「位置」这个词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主要是因为在做买房的研究的时候,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距离相差 2km 不到的 CBD 区域以及江对面,价格相差接近一半,真的很可怕。
位置是一切。
一、
好的供给成群,塑造了位置的价值。
人烟稀少和门庭若市,也许只相差 1km,太残忍了,但是就是这样。杭州市政府确定了自己的新中心是钱江新城之后,
钱江新城一度是一个鬼城,除了当时还在修建的市民中心之外,几乎全部是工地。
市民中心修建好了之后,仍然是如此,人们不愿意认为钱江新城是中心。
什么时候开始,钱江新城真正成为 CBD,这是 10 年前的故事。
那是因为高端物业开始进场,那是因为高端商场开始入驻,那是因为杭州市政府规划的所谓「日月同辉」「钱江新城城市灯光秀」,
以及钱江新城方圆 3km,以来福士、华润大厦、平安大厦等为核心的办公楼的逐渐完善。
这些好的供给逐渐让这个位置丰满起来,然后人来了,然后开放商来了,然后鸡生蛋、蛋生鸡地都来了。
流量的大小决定了位置的价值,流量变大了,位置自然变得值钱,而且由于线下的投资和建设特别漫长,
未成熟的 CBD 和核心区域,需要用房子的投资,堵上他是否能真正成为 CBD 的可能性,比如现在说的未来科技城。
当已经成熟的 CBD,较长时间之内都会让投资者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而且不会变动,因此付出的溢价就更高。
而且更讽刺的是,重复且不断确认的心理认知和相对比较,也会影响不同位置的价格,
比如说钱江新城在 10 年前会被认为但是鬼城,集体性地认为是鬼城的时候,人们迫于心理暗示的压力,就不会来居住和成交吧。
而一直以来的萧山,则带上偏僻的 tag,然而萧山也就是在钱江新城对面啊,哪里偏僻。
而杭州人又潜移默化地以为杭州钱江新城这边会比滨江那边更好,因此江两岸的租金、资产价格,相差至少 1 倍,特别可怕。
因此我们说,相对的心理比较,影响位置的价值,
二、
作为一个原先不信地理位置的人类,我是否愿意为了住得更好,而住得更远呢?
我原先以为我愿意,但是当我在租房子的时候,在滨江的一个超级棒的房子,和钱江新城一个较棒的房子之间做选择,
虽然疼,但是仍然只能选择钱江新城。
不在 CBD,就是觉得难受,这就是位置潜移默化的选择影响。
当然索性我自己找到了一个最优解,位置好、房源质量不错的租房选择。
这一条我想说,稀缺的位置直接塑造顶级价格。
我的买房顾问告诉我,你想要的悦府,为什么那么破的 10 年前的楼,为什么还是杭州比较顶级的价位,只有一个原因 —— 区位、区位、区位!
悦府是钱江新城几乎唯一一个现成的住宅面积不错、View 不错、楼品不错、学区房不错的高层住宅小区,其他都是公寓。
而且它难得就难得在,它就在 CBD 上空,下面就是万象城,左边就是华润大厦,
300m 处就是平安金融中心,600m 处就是来福士双子楼,位置太得天独厚了。
我的顾问说了一句话特别对,他说杭州的有钱人都在盯着这样的资产,因为这样的资产哪怕再老,
它不会有新的,所以除非是没钱了,杭州的爸爸们不会轻易卖掉自己的收藏品。
他说,好区位的好房子,是永远值得投资的收藏品。
三、
一线城市的竞争为何如此激烈,也是因为资源聚集决定了区位的价值,当然为什么,资源聚集,则一样是,多方原因与位置相互影响的结果。
华东、华南、华北三大中心分别是,沪宁杭、珠三角、北京。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以及其他一二线城市,从全中国来看,偏东部,人口密集,
各路需求旺盛,教育基础发达,候选人密集,这决定了企业在这里偏多。
市场主体在这里,人才往这里流动,进一步加剧各方面的需求持续提高,需求和供给的相互杠杆带来了整个城市的整体繁荣。
再加上有序的市场规划,包括市政、住房、商业、娱乐等设施,让这些城市与西部、南部、中部拉开巨大差距。
但又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市场供需机制下的安家落户成本高企,导致城市能出来的坑位就是少,因此坑位就是不够用,永远供不应求。
持续不断的追求梦想的人们来到这些城市,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需求,满足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也创造了财政税收,于是也成就了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朵朵金花。
这是资源和区位的相互作用。
再说一遍,线下,位置是一切,买房、开店、选城市、线下运营,这是第一守则。
欢迎创业的年轻 CEO 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