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专题健康&养生

“其实您没病,您只是老了”——可是,谁又甘心老呢?

2018-07-20  本文已影响14人  白立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标题的前半句,是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对老年病人说的,后半句是我说的。

“其实您没病,您只是老了。”此话由当今医学权威说出,估计能叫醒众多执迷于医药的老年“病”人了。

专家所说的老“病”有哪些呢?

睡不好觉或者觉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减少了;

腰腿痛,可能是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甚至是神经系统的退化;

前列腺增生肥大,是老年男性正常的生理改变;

……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不可避免。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退化,很多检查指标也跟着变化。

专家劝诫老年人,应该正确面对自己的衰老,别把正常的衰老当成病,不要和年轻人比数据。

如此的忠告如雷贯耳,让人大彻大悟。文章下面的留言更是对专家观点赞成有加。

可是……

当人们读文章的热情慢慢褪去,当面对衰老带来的身体不适时,他会更关注自身的感受。

相对于权威的忠告,人们更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身体的不适一定会促使人千方百计寻求医药的帮助,并执着于此,直到出现最终的结果。

这是人性使然,无关现实真理。

-2-

医疗条件改善,带来的是更大的期望

《未来简史》一书中写道: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那么接下来,人类又将做些什么?”

“历史不会允许真空,如果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发生概率不断减小,必然要有些其他事情,成为人类新的议题。”

当人们不再为外在条件忧虑的时候,一定会转而专注于自身。活得更久,摆脱痛苦,是人们永远不会放弃的追求。

虽然大家都懂得,花开花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衰老的下一步就是死亡,谁又甘心任由身体老化等待死神的降临呢?

在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人们会听天由命,不敢奢谈健康长寿。当生活改善,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时候,对生命和快乐的期望就会随之膨胀。当医学发展到连器官都能更换的时候,我们不会服“老”。

医疗科技的发展,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更大的满足,而是更大的期望。

我们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从几十年前的40岁增长到将近80岁,那么,“老”的标准也一定在水涨船高。

人类永远不会在某个时刻忽然说:“好啦,寿命已经够长了,我们轻松点吧,医学不用再发展了。”

-3-

医学的使命是拯救常态下限的人

医学的使命,只为解决身体的痛苦,至于生命及年老的价值意义,医学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顾及。

为看清痛苦的本来面目,医学借助仪器或技术手段,来看人体运行出了哪些问题。

比如心脏跳动无力,大动脉被脂肪堵住,癌细胞在肝脏里扩散,病菌在肺里繁殖,这些统统被医学归结为技术问题。

既然是技术,医学就要不断找出新的方法来应对。人类发明了抗生素,疫苗,激素,战胜了瘟疫、感染和流行病,让大多数人活到应有的寿命。

医学将过去的常见病变成了现在的“零容忍”,让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成为可能。

技术发展的背后是需求和商机,只要有需求存在,科技的发展就不会停止脚步。可以看到,当今的基因技术、纳米机器人、AI诊断技术等,正加速着前进的脚步。

医学的使命,是为拯救常态下限的人,但如今的界限早已水涨船高,经历衰老痛苦的人,一定会认为自己就处在常态下限,是需要拯救的人。

-4-

当医疗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

科技的进步让昨天的奢侈品变成了今天的必需品。十几年前,一部“大哥大”让普通人望尘莫及,如今的智能机人手一台。

医疗何尝不是如此,从过去的缺医少药,到现在的家门口就医且报销,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加大。

如今面对衰老带来的痛苦,人们怎么可能放过医学?我们不仅要更长的寿命,还要更舒适的晚年。

如果这个时候,你对一位术后感染的病人说:感染算什么,您现在已经很好了,在以前还没有这项技术的时候,病人都是等死的。

说这话的人一定会遭投诉!

如果你对一位70岁耳聋的人说,您这是年老的表现,他一定会反驳:为什么有的人90岁不耳聋?

人们比较的对象永远都是同时代那个最幸运的人。

当我们不再为饥饿,瘟疫和灾难困扰的时候,人的感受、欲望和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存在。人们不在意客观事实,他在意自己的感受。

我们看重生命,惧怕衰老,更不接受死亡,这样的欲望足以助推科学和资本涌向医学领域,获得新发现,赢得高利润。

有什么能比延缓衰老,解除痛苦更令人兴奋的科学议题呢?又有什么比永葆青春这个市场更有前景?

只要医学出现可以攻克衰老的技术,人们一定会不惜一切去追求。

医学真的可以延长我们的自然寿命吗?

虽然说,早在几十年前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但那是因为营养不良、传染病和战争让很多人早亡,拉低了平均数。我们应该知道,古代的人活到七八十岁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那么,现代医学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医学只是不让疾病过早地夺去生命,让我们免于早死。

对于医学,我们该多一些客观认知,少一些虚无的欲望,学会与年老和疾病和谐相处,才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