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
今天学了有关子职教育的内容。
“子职教育”就是指为人子女者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起社会及父母所期待并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表现出子女所处的身份地位应有的行为模式,在享有子女权利的同时善尽自己所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简单来说,就是履行自己作为儿女的义务与责任。
作为父母,要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时期尽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反之亦然。在各个阶段,子女亦要做好自己该做的。
比如成年子女的子职内涵包括:
1.独立自制配合教导
2.情感支持主动关心
3.维持家庭和谐
4.家务与经济的分担
5.反哺回馈分享荣耀
6.陪伴体恤与传讯安心
7.奉养祭念
今天早上,儿子要去医院看脸上的痘痘,于是我也顺便挂了个耳鼻喉科的号。自从前一阵轻阳过后,嗓子总感觉有痰,咳不出咽不下,不疼不痒,但总是不爽利,干脆一起去看看吧。
到了医院,马上八点,几个自助取号机前都已经排了好多人,我和儿子赶快站到队伍后面,慢慢移动。另一条队伍却迟迟不动,后面的人有点着急了,开始有人催促:“咋回事嘛?”这时,那条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大爷转过身来走出队伍,边甩着身份证边说:“弄不了弄不了,不会嘛!叫我娃来弄!”语气中能听出明显的抱怨。我瞅了瞅周围,旁边没有导医,而我们已经排到跟前了。我按照提示放置身份证,选择“取号”,自认为操作还算流畅,就这已经遭到了儿子的催促:“赶快点确认啊,唉,你这反应……”
看完病取完药,我动员儿子和我步行去北稍门买元宵。根据经验,走路时聊天往往氛围比较轻松,此时教育也不容易让儿子反感,易于接受。
我开口了:“我今天发现了一个好的副业。”
“啥?”儿子有点儿好奇。
“帮人看病。”儿子看了我一眼。
“现在去医院看病对老年人太不友好了,从挂号到交费到取检查结果,到处都是电脑操作,老年人要么不会,要么反应慢,看病太难了!”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你姥姥姥爷他们自己去医院根本看不了病,每次都得我帮忙操作。”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前几年母亲住院一直都是父亲去办理各种手续,可这两年明显反应不过来,站在那些机器前面一脸懵,尤其年前住院那次简直像一个孩子般无助,亦步亦趋跟紧我。
“说的是哦!”儿子捏了一下我的胳膊表示赞同。
“其实我更担心的是以后我和你爸年纪大了要看病咋办?到时技术肯定更先进,我们也不会操作了呢!”
“放心,有我呢!”儿子又捏了一下我的胳膊。
不过,说真的,现在老人看病真的是一个问题,医院里越来越先进的设施的确提高了就诊效率,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恰恰相反,所以如果能帮忙带老人看病检查取药等也应该会是一种需求职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