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野史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说明文】我国历史上有过7首国歌,除《义勇军进行曲》外,其余是哪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侯谈古论今

文 / 小侯

据《人民网》2008年的报道,以及相关历史资料显示,我国历史上共有过7首国歌。除人尽皆知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另外还有过6首国歌。

无人不晓的《义勇军进行曲》自然不必强调,其余6首国歌歌曲以及产生背景鲜有人知。说及另有6首,或许便会勾起很多朋友的好奇心,到底是哪6首?下面就来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最早的国歌

最早的一首国歌,产生于1896年,清朝光绪二十二年。

当时的中国人毫无国歌意识,完全不知国歌为何物。在此情况下派出特使大臣李鸿章出使一些欧洲国家(当时的欧洲国家都有国歌),在国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因大清国没有国歌,显得非常尴尬。

李鸿章便让随从人员用一首古曲,选用了唐朝诗人王建的七言绝句作为歌词,当成了临时的国歌使用。后来这首歌被称为《李中堂乐》。

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意识不到国歌的重要性,所以李鸿章回国后,他定下的这首国歌并未被清政府正式使用。

但这是我国最早的国歌记录。

最早的正式国歌

到了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清廷大臣出使外国,见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歌,甚是羡慕钦佩。回国后上奏清廷,提出定制国歌的意见,最终终于得到了批准,由当时的海军部参谋官、思想家、翻译家严复作词,皇室成员溥侗编曲,定制了一首名为《巩金瓯》的歌曲作为国歌。

歌词采用了古体诗形式,讲究了押韵,朗朗上口,词意非常有气势。

至此,我国有了第一首正式国歌。

第一首中华民国国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定制了《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


中华民国的第二首国歌

1915年,袁世凯夺得了中华革命临时政权后,废弃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改用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为国歌。

最短的国歌

袁世凯下台后,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歌,作曲家肖友梅将一首古诗《卿云歌》选出4句谱了曲,最终入选为国歌。整首歌只有4句,共16字。

由于这首国歌产生于军阀混战时期,用于歌颂、美化当时的军阀,曾遭到国民唾弃。


得到赞扬最多的国歌

这首歌便是《三民主义歌》,又名《国民党党歌》。由中国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4人合作作词,并从139位参赛作曲者当中选定程懋筠谱的曲,最终定型。于1943年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歌词表达了党的宗旨,意义深刻。有资料显示,这首歌当时在世界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评选为世界最佳国歌。

又因为采用了四言古体诗的格式,歌词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因此传播非常迅速,影响深远。


现在的国歌

最后一首,便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义勇军进行曲》了。由音乐家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最初是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义勇军进行曲》从1000多首音乐作品里颖脱而出,被选为国歌。

据《新华日报》《学习时报》2019年的报道,1949年选国歌时,我国正不断迈向富强的脚步,因此歌词里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被认为不妥,后来改成了“中华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经过多次修改,改来改去,又改回了原貌,保持了最初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一直沿用至今。

无论是什么国歌,我们都能从这些选国歌的过程中,看到对民意的尊重,居安虑危的态度,以及凝聚力量的思想。

(歌词以外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