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亲子成长迹孩子,我能陪你走多远?婚育杂谈

我能陪你走多远(十五)是毅力还是享受?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16人  刺猬猫

        2019.4.13你今天脱了袜子光着脚在滑梯上玩得不亦乐乎。其实整整几个小时里你只是在重复着同一件事——爬滑梯。每每即将至顶时总是会脚一滑又跌至滑梯底部,没有一次成功到顶。说实话,这么高的滑梯,对于一个刚满一岁还没走稳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难度很大。可你并没有放弃,一直在锲而不舍的攀爬着。按照姥爷的说法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按照你太奶奶的话就是“看看能能能不能爬到滑梯顶上去!”可我并不这么想。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下意识的就把成功的定义归咎成了一个结果。可看到你每次攀爬到临近终点再滑下的表情,开心得不亦乐乎,这和大人们的屡屡惋惜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禁让我思考,爬到滑梯的顶头真的那么重要么?为何要惋惜?你明明在攀爬的过程中是那么的快乐。

      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在细微间,在言行间,在环境间不知不觉便起到了传输作用。就好像现在,几个大人一个惋惜的眼神便让我读懂了“大人们”对成功的定义——结果先行。而我幸而受你攀爬时享乐的过程而吸引,读懂了过程的重要意义。

        结果固然是一种肯定,但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一路前行的你,一定是闪亮的。一路披荆斩棘后,无论最终目标如何,在摔倒后爬起来的你一定是坚强的。只要如此,结果如何是否还重要呢?

        记得某个节目国际比赛的一期,中国孩子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前期甚至领先很多,那个外国孩子只是笑笑继续比赛,眼中亮着光。可在最后中国孩子不幸落败痛哭流涕无法继续比赛,外国孩子却也跟着一起哭了起来。问其为何,只答“比赛很享受,可对手哭了,自己心里难过。”这就是结果教育的差距,那个中国孩子忘记了比赛中的自己是如何的优秀夺目,除了胜负 。

        一旦达不到最终的结果,我们甚至会对整个过程的付出都抱有否定态度,更接受不了那个没有到达彼岸的自己,悲伤的是,我们早已忘记了如何去享受过程。

      林志颖的孩子参加了读书比赛(一段时期内看谁读的书多),他很认真的准备许久,比赛期间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可中途却受到了举办方的劝退。“你的孩子的确是读书量第一,远超了其他孩子,但这个结果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要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兴趣而读。”

      说了这么久,我想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孩子,现在的你还不知爬到滑梯顶端意味着什么。而我,希望你永远都不要知道。

我能陪你走多远(十五)是毅力还是享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