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凰兮

2021-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扇中柳

    她,贵族女子,衣食无忧,风华绝代;他,寒门士子,十年苦读,俊美无双。他与她在湖畔相遇,亦在湖畔分离。相遇时,春暖花开,欣欣向荣;分别时,风雪大作。那一刻,他们仍许下“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殊不知,这一别即是永远。

    那一年,那一日,春风和煦。她于诗会上初展才情;他初入京都,带着清纯质朴,满怀壮志与一份孤傲。他与她在诗会上相遇,相识,相知,相互倾心,他们愿至天荒地老。也在那一日,年轻的帝王于诗会中看到风华绝代的她,被她的才,她的美吸引。帝王看着他与她言笑晏晏,当帝王与她交谈时,她的眼中多的是敬畏。那时帝王便知她已将心交于了他。

        但帝王不肯放弃,许她百里红妆,家族兴盛;他许她初心不改,一生一世一双人。

      她的家族为这一盛事而欢庆,将她视若珍宝,府中不断地举办宴席庆祝,为了庆祝立后,甚至举国欢腾。唯她暗自神伤。自诗会后,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为她。她与家族周旋,夜间对烛神伤,只为他。

    她为他寻一竹林,筑一竹屋,偷偷与他在此相会,伴他读书。他写时,她为他研磨;他读时,她为他执扇轻摇;他冥思苦想而不得时,她为他开解导思……他为她执刻刀做发簪;为她执笔作诗,她问他为何不为她作画,他说所有的画纸都盛不下她的美、她的才。有时她满怀心事,不愿回府,便留在他那里。而他在寒夜以琴相挑伴她入夜。两人都知对方的压力,虽绝口不言却又心照不宣。

      与家族旋周使她筋疲力尽,唯有他的身影可以给她安慰,但那滔天权势又有几人能够抵挡。这一日,她终是抵不过压力,红着眼问他可否愿与她远走高飞,从此天涯。他应了,她笑了。夜里,她悄悄地拜别父母亲人,望着那熟悉的庭院毅然转身。向着她心中的爱情走去。

        然而,在湖畔相约之地,她却只等来了父亲与漫天飞雪以及无边的寒冷。她被带了回去,从此她无法再踏出家门,只能对着他曾经为她作的诗和发簪独自日日落泪。虽逃不开那一扇木门,但她期盼着他来将她带离苦海,等着他的十里红妆,一生相守。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她苦苦地等着,心中的希望也愈加渺茫,然而她仍不肯放弃。但到最后等来的却是一旨封后诏书,她平静地接过诏书,平静地回房,手中握着发簪,口中念着他的名,眼角流下不知名的泪水,平静地拿过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醒来时,父亲告诉她,当初就是他告诉了父亲他们的事。父亲说“他不过是贪图你的美貌与家族势力,并不是真的爱你,否则他怎会将你们的事告知于我,你难道还要将自己的一生交到这样的一个人手中吗?”父亲说完拂袖而去,只留她一人独自出神。她虽口中说着不信,但心中却存了疑惑,毕竟只他二人知晓那个地方,知晓那件事。

      此后,父亲日夜派人看护着她,她再无法与人接触,亦无法自尽,她不再哭闹,直至穿着凤冠霞帔被送入宫中。她一直很平静,但脸上却再无欣愉。在宫中,她寄情于诗,她的诗不再清新活泼,而是充满了哀怨与孤独。但在年轻的帝王眼中,那浓浓的哀愁,反而使她更添风韵。帝王对她关怀备至,与她谈诗论道,抚琴相伴,从不触及她的伤,他的痛,亦不问她的忧愁。

        其实帝王一直知道他与她的事,明白她心中的情,更懂得她眼中的忧愁从何而来,但帝王相信凭借自己的坚持终有一日她会忘了他而接受自己。而她也明白,一入宫门,他与她就再无可能,但那朝夕相伴又岂是可以轻易忘记的。

        但帝王对她的情意又是那样的热烈,使她无法视而不见,更狠不下心来拒绝。

        她被帝王的温柔逐渐打动,紧闭的心门再次缓缓打开。她向那尊贵的男子——自己的丈夫,吐露自己的心声。那一刻,帝王虽没有完全得到她的心但仍然欣喜若狂。当时正值她的诞辰来临之际,为此,此次诞辰令不仅举国轰动,更令她刻骨铭心。

          在高位上看着民间各种各样的表演:幻术,戏剧,钟鼓之乐不绝于耳,美食佳肴不胜枚举,各色舞蹈精彩纷呈……她依偎在帝王身边,第一次露出会心的笑容。然而,两道人影缓缓走来,其中一人不仅入了她的眼,更入了她的心。那人一袭绛紫长袍,头顶紫金冠,脚踩踏云靴,翩然如玉,虽衣着不同,但那张脸却是她永远无法忘记的。是的,是他,他出现了,再一次出现在她的世界里,猝不及防,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她被帝王牵着手,木然地来到他身边,她无法跑到他的身边诉苦,无法像从前一样与他相守。听着帝王的介绍,她才知道,原来他已封侯拜将,另有娇妻佳人相伴。而她也已成为帝后,此时二人之间不是门第隔阂,不是两地分离而是天堑鸿沟。她眼中蕴着泪水,不敢落下。眼神中有哀怨,有委屈,有痛苦,亦有一丝愤怒;而他的眼中却一片冰冷,似与她形同陌人,他恭敬行礼,她木然回应。没有重逢的喜悦,只有不尽的哀愁。

        自宴会后,她才展开的心门,再次紧闭,任帝王如何取悦再不为所动。只是再次取出了不久前放入箱底的发簪,日日暗自神伤,每日作诗寄情。她多想作一幅他的画,可是她不能亦不敢,她怕连累了他。然而一天她收到一封信,一封她无比熟悉的、给了她希望的信。信中寥寥几言,让她等他三年,虽无安慰之言,但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希望。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而帝王陪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过她并不在意,因为她在等他。

      三年之期到了,等来的不仅有他,还有一片厮杀,冲杀声求救生嘈杂一片,宫中火光冲天,她焦急地冲向帝王的宫殿,毕竟多年的呵护使她将帝王看做了亲人。然而当她赶到时,她惊了,她看到他身披黑色战甲,手握三尺长剑的剑柄,而长剑已没入帝王的身躯。她惊叫着向着帝王冲去,一把将他推开,抱着帝王渐渐冷下去的身躯,她哭得如同一个孩子。当她看到帝王身边的众多尸体时,她的身躯不止地颤抖起来。然而,当她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庞时,她忘记了哭泣。起身走到那人身边,为他拭去脸上的鲜血,为他整理衣衫,做完一切,她起身走出大殿,来的宫墙之上,看着冲天的火光,听着皇宫在哭泣,她再一次落泪,但这是血泪。她转过身,静静的看着远处他,脑中回忆着他们的点点滴滴,看着眼前似曾相熟的脸,她远远地抬手,似在抚摸着他的脸庞,笑了。转身,跃下宫墙。在那一刻,她似乎听到他歇斯底里的在喊他的名,但已太迟了,她闭着眼听着耳边的风声缓缓降落,直至永远。

    一个月后,他荣登大宝,大赦天下。从叛乱至今已经月余,这一段时间,他都在她的寝宫,没有人敢来打扰他。他看着她的画像出神,这位新王,在宫变之夜后令许多人闻风丧胆的新王竟在夜里独自落泪。

      回想着他与她的爱恨纠葛。其实,当年他并非没有赴约,只是她的父亲将他囚禁,告诉他她已自尽。他逃出后,每日如同行尸走肉般地在京都街头游荡,希望再次逢着她的身影,但怎么可能。同时他又遇到了另一位真心待他的女子,那女子伴他学习,为他洗衣做饭,鼓励他,安慰他,正如当初她对他一样。他与那女子结为连理,并且考取了功名,在岳父的帮助下,加上他的努力与才干,很快就封侯拜将成为朝中重臣。本该如此过完一生,但他却在那一天重新遇到了她。他并不知如今的帝后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一人,否则他是不会参加那一场宴会的。他不敢与她相认,怕连累了她,但却在回府后暗下决心要将她带出皇宫。

        随后,他笼络朝臣,一步步架空帝王,暗中招兵买马,本想着逼帝王将她废后送她出宫,她与他从此天涯,却不想他所做的一切皆是帝王一手安排。

        帝王设计他与她在宴会重逢;设计他与她的三年之约;设计他架空皇权,一步步把持朝政;设计他兵指皇城;同时设计他自己身亡;设计使她将自己永存心中;设计他成为帝王忍一世孤独。但这一切直至薨逝她仍不知。

      原来帝王爱她如此之深;原来帝王一直知他与她的情;原来所谓的三年之约,不过是帝王代他而定,守约人亦不是他,而是帝王;原来有那么多的巧合与设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