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那些事(2)
《切钱》的一阵风刚刮走不久,2003就遭到“非典”的肆虐,在北京耀武扬威,由于我们停了一段时间,市场就不让我开业,还要等着,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就和现在刚发现新冠一样,每个人都很紧张,都看不清后期的发展。
由于老公在那认识了一些爱赌的批发商,成天除了上午送送货,剩下的时间就聚在一起赌牌,并且赌的还很大,不说别的,如果谁赢了大牌,就要散钱,只要在边上看牌的都能每次得一百元,但前提是一般是去不了赌桌的。
有一次他带着我们邻居去,一天光看牌就得了七八百元,因此我对此深恶痛绝,气得N次警告他,早晚我要把这摊给撤了。
那时光嘴说,还是舍不得,毕竟干一个摊位不容易,还有养了那么长时间的老客户,生意在我们那个厅,在同行来说,是最好的了。
正赶上“非典”,又不知什么时候能好,于是我就做了个决定,不干了。让他也断了和那些人的联系。
后来“非典”过去,我们就在四环外找了一个店。
有一年的冬天,北风怒吼,已是下午五六点钟,市场内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这时有两个女孩去买熟食。
那时卖熟食都是开个小窗口,两个女孩把头都挤在窗口内,这时有个男的不知什么时候紧挨着两个姑娘,站在窗口边。可一转眼却没有了,我抬头一看,他正站在我的斜对面。
由于我的店铺在一进门的拐角处,前面有三个门店,我边上是一家卖调料的,那天风很大,他家提前关门了,那人正站在他家的台阶上,我一抬头就能看到他。
只见他仪表堂堂,穿得西装革履,干净利落,却被风吹得缩成一团,个子很高,三十岁左右,看过我写的《小偷失业记》,就知道,我写的是有原形的。
就是在那个市场,当时我们那人特别多,我们租的是城中村,四周都是工厂,像富士康,诺基亚好多有名的企业都在那,真是比在市内还要热闹的多,后来国家为了环保,都迁到了河北。
那时只要在那卖些东西都能挣钱,年轻人很多,每个厂子都是上千人,他们的工资也很高,小姑娘,小伙子发钱都特别痛快。
但小偷也盯上了我们市场,(注:在这我没有地域歧视,)只是讲当时的情况。
那时的小偷大多都是东北人,他们一个个都穿的特别讲究,一色的黑西装,黑皮鞋,干净时尚,怎么看也不会把他们和小偷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们成帮结对,都是团伙作案,互相照应,一般都是四五个人,还和本地的地痞连成一片,嚣张跋扈,我们看到也不敢言。
那时手机还是很值钱的,他们大多都是偷手机和钱包。
记得有一天上午,我在店里干活,因为我的店正对着正门的路口。看到一个小偷偷了一个年轻小伙的手机,小伙自己发现了,和他嚷了起来,那个小偷还很利害,就动手和小伙子打了起来,不一会就从四面八方来了五六个年轻的同伙,把小伙子团团围住,打得小伙子躺在地上,不敢动,才一吹口哨,扬长而去。
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15865/a82b0891b18136f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