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成长励志

变与不变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6人  小依静
图片源于网络

此刻,天空是阴沉的,万事万物像是被封锁在狭窄的空间内,烦闷异常。窗外,除了聒噪的鸟儿,没有一丝声音。

这种安静,显得有些刻意,丝毫比不上晨光下的静谧。晨光下,依然是无风的,但绿树苍翠,小鸟欢快,一切都是轻松愉悦的。而傍晚时空,人事物都背负了一天的劳累,有些苍白无力。

可能是今天的工作安排的比较满,一整天都蜷缩在办公室里,不曾出门透透风。因为初步定于五月初请假,故而需要将现有的待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妥当。在这个不公平的环境里,能力不够并不是羞耻的事情,而是悠闲自在的正当理由,而认真做事的人则会被源源不断地安排任务。所以想要逃离一段时间。哪有真正无能的弱者,不过是不愿意去做,这种不愿意却也受到某种无形的保护。

很多时候,我们并无力改变环境。就像你无力摆脱傍晚时分的烦闷,更无法肆意地躲在祥和的晨光中。如此,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心境,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拒绝分外要求。

懂得拒绝,也是一种能力。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能够将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妥当,不致给别人带来烦恼,是最认真负责的表现。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任务,无需分配时间精力,它们自然有专属的主人。这样想着,心情也倒也轻松了不少。

起初,初出茅庐的我们,总是善意热情的。喜欢帮助身边做着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企图获得好的评价,更加能够站稳脚跟。可时间长了,才发现善良会慢慢变成别人眼中的理所应当,自己依然是飘忽不定的存在。后来,也就学会了拒绝,获得的评价如从前一样不好也不坏。

现在,很多人都会谈论讨好型人格,对照自观,似乎每个人都沾染了一些讨好习性。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真正靠讨好他人度过一生的松子型人物是极少数。之所以不爱拒绝,只是善良的本性使然,而且面临的事情正好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善良,并不必然是讨好。

有一些人的善良是无声的。他也许不曾主动帮助过别人,却不曾给别人增加烦恼,每时每刻都将自己的事情安排的很好,积极阳光地度过每一天。

有一些人的善良是明媚的。他愿意帮助很多人,会倾听他人的故事,解答他人的疑惑,时刻传播着自己的正能量。

从前总喜欢那些热爱帮忙的人,他们有着明显的善意,就像扶老人家过马路的学生,总是会受到全校师生的褒奖。长大后,更喜欢无声的善意,时刻约束的自己的行为,就像用纸巾包裹着香蕉皮的人,不随意丢弃致人跌倒。

都说,成长之后,对于人事物的观感总是产生很多变化,你会发现曾今固守的真理有了更广泛的释义。曾经,我们都不喜欢改变,总认为那是对世界的屈服。

记得,懵懂时期,和朋友谈论择偶标准的时候,最为坚定的一条就是“不能要求我变成另外一个人”。现在想来,觉得当时的话就是孩童的玩笑,我们每个人都在改变,只是这种改变在岁月长河中并不显眼。人与人相处,必然会有所改变。为了走好每一段路,我们不断地磨砺着棱角,期盼更加契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