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今天我把名字改回最初使用的网名——“莫邪”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这个名字,已经十年了。
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我人生中的前二十年是没有朋友的,陪伴我的只有书,文字,音乐和一些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羊,小兔子,小狗。因为某些原因,我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去上学,也不能出去玩儿。我无法正常的与人交流。但我的内心深处其实很渴望能够认识一些人,拥有一些意气相投的朋友,毕竟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是群居动物嘛。
2010年,我有了一个旧手机,一张电话卡,和一个QQ号。我学会了上网,与我而言,仿佛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时至今日,我突然想起,那些躺在我的QQ列表里,许久不曾联系的人,竟已相识十年了。
2010 诗风词韵
刚开始上网的时候,真的是对什么都好奇,对谁都挺有好感的。特别想跟人聊天,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听他们的故事,也总是迫不及待的对他们诉说我的故事,我的经历,我的想法。然后就这样,误打误撞的闯入了一片密林——3gQQ家园论坛。
我看到里面有好多人发帖子,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当时我刚写了一首诗,就兴冲冲的跑到一个叫“诗风词韵”的板块发表了。本来还以为会引来一群围观和喝彩,结果啥都没有。
但是,就是因为那个帖子,我进入了“诗风词韵”那个板块的聊天室,在那儿混了一年多,并且在那儿结识了我人生中第一批“朋友”。
像所有文学论坛或者文学社区一样,那是一个文青和文氓混杂之地,不过大部分还是普通人,稍稍有点文学情怀。
那时候聊天室挺单纯的,没有语音,没有图片,没有表情包,好像也没有头像。每个人都只有一个昵称,以质朴的文字交流,说的也大都是日常生活琐事,偶尔谈谈诗,斗斗文,联几个对子,打几场笔仗,亦或是时不时几段“男欢女爱”的风流韵事,最后也就是不了了之。
我至今还记得他们之间大部分人的名字和故事,虽然有许多早已不知去向,断了联系。回忆太长,我也懒得再将那些尘封的往事重提了。只是,他们给我的那些最初的快乐和感动,会一直留在心里。
就像朴树的《那些花儿》一样: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早已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芳草丛生,没有了鲜花,感谢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2012 散文吧
我混迹贴吧的时间不长,前前后后也不过几个月。当时也是一时兴起,听人提起散文吧,就跑去看了一下,断断续续的发了几个帖子,灌了几次水,无人问津,有点索然无味,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人来和我搭讪。起因好像是我把一篇在空间更了很久,人气很高的文章——《我的名字叫莫小邪》搬到了贴吧,其实就是一些碎碎念。据说他当时是看了那篇文章里贴的照片才跟我搭讪的——因为长得丑,他觉得长得丑的女孩,一般心地善良。
后来,也是偶然得到了一个灵感,开始煞有介事的在贴吧更新一个小说。当时使用的手机也是奇葩,一次只能输入64个字,多了输入不了,所以我就自己在那边盖楼玩儿。我习惯晚上写东西,而且要等家里人都睡了之后,我才能集中精力去写。一般十点多开始写,写到十一点多。那个跟我搭讪过的人经常跑来看的帖子,然后闲聊几句,就这样渐渐熟络了(我那时其实还蛮容易撩的)。他开始的时候使用小号,我并不知道,他就是散文吧的小吧主,那个我一进贴吧时就注意到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知道的话,可能就会敬而远之了。
我那个小说断断续续的更了大概有一个月吧,那期间和他聊了很多,从文学、生活到成长经历,日常琐事。我记得当时还专门去开了一个闲聊的帖子,闲着没事就去发几句话,他看到就会给我回帖,然后我再继续回。我还记得他跟我讲他幼儿园时喜欢的女孩(一个长得不漂亮,但心地善良的女孩儿),还逼我拜他为师,然后我煞有介事的跟他学古体诗。抄写平水韵。
虽然待的时间不长,结识的人也不多(除了那个小吧主,还有一些其他人,但也都是匆匆过客),仍然觉得那时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也许是因为自那以后,我的人生进入到了另外一场逆旅——
2015 原创文学QQ群
加入那个群,是在得知3gQQ家园论坛即将永久下架之后,很难过和不舍,忍不住又去那个熟悉的地方看了一眼,但早已人去楼空,有几个像我一样怀旧的人去留了个脚印(曾经用过的开场白)就走了。
原创文字板块是除了诗风以外,我待的最多的地方,差不多都是同一波人。看到有人留了一个QQ群号,我就去加了,本以为会找到一些故友,却发现那个群里的人我竟然一个都不认识。那段时间也是闲着无聊,就天天在群里扯淡,渐渐跟他们打成一片,也因此结识了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至少在某一段时期是这样),我答应不提那个人的名字和故事,略去吧,还有一些能聊得来的朋友。
我发现我现在每当特别渴望倾诉的时候,能够想到的还是他们之间的某些人。可能在那之后,我再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袒露自己,不会把自己的过往,自己的不堪,丑陋和软弱展现在某个人面前,我学会了掩藏和修饰,大概这就是成熟了,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也不会再像回去那样无所顾忌的去探寻,渴望了解关于某个人的一切。
2016 文学联盟
也是闲极无聊,把一个只有三十几个人的QQ群,扩展到上千人,然后每周逼着大家交练笔作业,几个管理员轮流给他们批改作业,写评语,还有群友投票选最佳,设置积分奖励,可以积分兑换实体书。真的有人兑换过。买书的书的是群友集资的。当时我的群应该是QQ文学群里最活跃的之一,搜索排名第一。自然也聚集了一些文学爱好者,和一大波水军。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精力去干这些事儿,反正就是闲的。
也因此而认识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甚至有过一段算是刻骨铭心的经历。不过大部分还是一些泛泛之交,作为一个活跃的QQ群,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每天都有不少人加群,也有不少人退群,渐渐习惯了人来人往,不会再对谁有过多的依恋。不像之前那样珍视遇见的每个人。
2017 一隅文学网
前几天还和一隅作者群里的小盆友们说起来,我是怎么成为一隅文学网的编辑的。银戒拉拢我加入一隅的时候,我当时还想,我可能一直在为这个机会做准备。我居然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网站,而且后来还有了自己的APP,挺像那么回事儿。开始的时候,我们整天讨论怎么打理它。版面,布局,内容等等。到处找文章,找作者,找社团合作。
我还记得银戒那时说过一段特别肉麻的话,他说:一隅就是我们俩的孩子,我们要守着他,看着他一点一点的成长。你们要注意,银戒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到的第一个人名,可能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挺想说说他的,但是我对他真的不太了解,我只知道他是个一个很牛掰的人,年纪轻轻开过公司,做过工作室,还带过团队,跟他比起来,我觉得我这三十几年是白活了的,除了网站的事情,我们基本上不聊天。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期,我开始刻意跟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能是银戒身上自带的“大佬”气质,让我想敬而远之吧。
做编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会用比较抽离,或者说,比较客观的视角,去审视一篇文章,不像之前自己写作时那样沉溺其中。对人也一样。
2018 简书
说实话,两年前在简书做专题编辑的时候,一半是为了学习,一半是为了成名。那时候,在简书看到某些写作训练营,我还想要不要去报名,不过没钱,后来看到连载小说招募编辑,我就去了,心想或许也能学到一些东西,而且,我当时像我后来接触过的很多简书作者那样,天真的认为能在简书做编辑的都是很牛掰的人。说真的,当时简书的氛围还不错,也确实出过一些大佬。
事实是,我确实在简书学到了一些东西,也积累了一点人气,但是,我突然发现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在我还不知道怎么写小说的时候,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写,没有人关注我的时候,我可以肆无忌惮。后来,我开始越来越质疑自己,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顾虑,我甚至完全失去了表达能力。
而现在,我在尝试着去找回,找回这十年里,我不小心丢失的一些东西。当然,我也收获了很多。生命是一条单行道,经过了便不能再回头,为我虚度或未曾虚度的光阴,为这十年,为我有幸遇见的又离开或不曾离开的人,也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