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杂忆——舌尖上的小学门口
小学毕业都有十几年了,每次想到小学的画面,都离不开校门口的各种小吃。这个小吃不只是那些熟食,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
学校有一个大门和两个侧门,每个门的两旁都有一列卖零食的小摊。小摊的主人常常是上了年纪的大妈,他们都穿着破破的围兜,一个人打理着两三米宽的零食摊。为了防止小孩子顺走一些东西,她们都会把摆放得整齐而有逻辑,心里头有数。
依我的记忆,每个摊上的零食品类都差不多,有南德、北京和小浣熊牌子的方便面,有唐生肉、果丹皮和萝卜丝,有口哨糖、跳跳糖和大大泡泡糖,有虾条、虾片和锅巴。除了吃的之外,还有铅笔、圆珠笔之列的文具,以及龙虎斗、刀杀鸡之类的游戏纸牌。这些零食我都吃到过,每一种的味道我还记忆深刻,看来人对吃的神经元记忆要比对语文数学强大很多。
除了这些零食,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校门卖油炸烧饼的。现在过年回家,我还是会去街上寻觅卖油炸烧饼的小摊。小时候,一个芝麻烧饼是五毛钱,油炸一下是一块钱,如果加点豆腐串和千张,就要两块钱。
那时候最幸福的是每周五放学,我都会用一周攒到的两块钱去买个油炸烧饼夹豆腐串,我会让老板娘炸得久一点,这样吃起来才更脆。老板娘把炸好的烧饼放到盛满辣椒的托盘上,撒上孜然和椒盐,我会抢着告诉老板娘:“这个是我的,是我的”。生怕被别的同学抢走似得。
学校斜对门还有一家卖包子和胡辣汤的小店,小店不大,只有四个方正的小桌子。如果冬天下雪了,我偶尔会在这家店里吃午饭。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爱说话。包子都是现蒸的,所以会比较慢。我对这家店的包子记忆深刻,主要是因为包子吃起来很好吃,但吃完了感觉嘴巴里特别涩,要喝点水压一下。也许年轻老板手太生,面碱活得不够均匀吧。
有时候,校门口还会来一些卖冰糖葫芦的,现做棉花糖的,现炸爆米花的,放学了我就会围在这些小摊旁边,看小摊主如何制作这些少见的美食,会问那些正在吃的同学味道如何。自己手里紧紧地攥着仅有的零花钱,纠结着又渴望着,全然忘了要赶快回家做作业,奶奶已在做好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