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藏,遇一场修行
前一阵子被爱好旅行的舍友怂恿着,趁运动会去了一趟西藏,经过漫长的旅程才到达目的。当我第一次在川藏线上看到朝圣的藏民将身体拉得笔直,完全贴近地面的瞬间,我近乎热泪盈眶。
这种感动并非单纯地出自朝圣本身,而是当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时,似乎给予了这漫长艰难的旅途一个报酬和肯定,毕竟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跋山涉水前来的不过是个平庸的旅程。

我住的地方离大昭寺很近,也因此每天都可以接触到风尘仆仆一路朝拜到达拉萨的藏民,有时也会与他们一起吃饭喝茶或简短交流。他们大多友善和气,朴实坦诚,即便是陌生人,也愿意不计回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于大多数藏民,转经也好,朝拜也罢,是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最日常的生活内容。生死无常,此生此身不过灵魂短暂的寄居,轮回业报,这是他们自出生之日便笃信的生命真相。
他们身上普遍存有一种韧性。如同植物,冬萎春生,即使生活一地鸡毛,这种韧性似乎永远都不曾折损。韧性来自内心的笃信。他们相信,前世的罪孽可以通过善举来清洗,而今生的苦难也可以通过善举在来世获得解脱。人的福祉,可以靠自己慢慢修得,神只给以指引。人从神性的自然中获得的,只是解决自己人生某些困惑的智慧和力量。日常生活中给出的每一碗茶,每一顿饭,每一次倾囊相助,第一个温暖拥抱,每一次谅解与宽恕,才是真正的修行。

于西藏我遇到了一场修行,修行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所有人的日常中。与万物为善,尊重与善待生命中相遇的一切,一点点去做,人就有可能穿越干旱贫瘠的人生荒野,星辰下,潮声里,看到如梦霸图。
在藏区的旅途让我不禁想起了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 十一个普通藏人两千公里的朝圣之旅,绝对有无数噱头可挖,但观影的过程,更像无意之中坐上一条木船,于风平浪静的长河中与另一条缓慢漂流的木船遥遥相望。没有惊为天人的景色,没有跌宕情节,没有激烈的情感冲突,甚至连镜头都大多是带有几分疏离感的中远景。
一家人聚在一起漫不经心捏着糌粑拉家常,一个屠夫在杀了无数头牦牛后无法面对内心的罪孽唯有喝酒解忧,一群人在小商店里讨价还价购买朝圣用的胶鞋,大人小孩日复一日在朝圣的路上磕长头搭帐篷再围着深夜的火炉闲聊家常,连影片中最有可能煽情的部分:朝圣路上一个孩子的降生和一位老人的往生,都被处理得极其平淡。
卫生所里孕妇真实完整的生产过程,清晨醒来发现老人已于睡梦中溘然长逝,朴素的生死轮回,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日常。经历越多越发现,大多数精神层面真正的感同身受,与某种类似宗教形式的存在并不太大关联,反倒与不断重复的日常相关。

于西藏,我遇到了一场修行,我在旅程中好像不知不觉就走进影片,由旁观者变成剧中人,与那十一个朝圣者走同样的道路,流同样的眼泪,绽放同样的笑容,看同样的万物生长,也感受着内心同样的震动与安宁。
【详询VEIXIN:helentibet 了解更多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