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同意郑钧的说法,现在的音乐大环境的确屎尿横飞!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15人  8804fa6fcf25

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郑钧这几天火了,对,就是那个唱「赤裸裸」的摇滚音乐人,就是那个跟黄贯中合作过「大地」的耿直男人。

耿直讨人嫌,果然是一句至理名言,这不,郑钧又“讨人嫌”了。

郑钧点评当今音乐(视频)

郑钧说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了很多人不爱听却又无可奈何的话。

他到底说了啥?

1、大环境变了,音乐不再是纯粹的艺术。

2、排行榜崩了,选出屎来喂大众吃。

3、表面上很火的歌大多是屎,衡量标准完全丧失了。

4、美好的东西照样美,经典永恒。

5、歌曲的生命力大于人,现在却是先人后歌。

6、这样的环境正在迫使很多有才华的人远离音乐圈。

7、“我”不想一辈子活在屎堆里。

郑钧有没有很过分呢?他是不是严重低估了大众的审美呢?没有,完全没有,相反他说得算很客气了。

环顾当下,那些在某音某榜上疯狂吸取流量的歌手们,虽然喜滋滋地赚到了大把快钱,但他们的绝大多数歌曲与真正的美感是背道而驰的。

无能艺人、无知大众和无良媒体联手制造了一个畸形的标准,一个好坏颠倒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之下,那些发自内心去创作的优秀音乐人得不到赏识和肯定,真正的好作品更是难有出头之日。

我们正在让耳边的音乐世界快速坠向一个可怕的极端,这个极端恰好是艺术之美的反面,是低俗的丑陋。

这并不是说今天的音乐清一色要不得,好作品好歌手依然存在,但与享尽红利数量庞大的这拨人相比,好歌手的影响力和体量实在不值一提,他们甚至连“主流”的尾灯都看不到。

如今年轻人爱听爱唱的歌,与过去音乐爱好者们听的作品相比,不啻天渊。有意思的是,科技的进步让现在的歌曲在编曲、混音、乐器、效果等指标上秒杀过去,然而在创作初衷、灵性展现和本源之美方面却被老歌打得体无完肤!

音乐,逐渐变成了一种套路戏法,背离艺术早已十万八千里。

那些爆红的低俗音乐为什么能只手遮天?它们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在成蹊看来,有四大“秘诀”:写不出来就疯狂地抄+无论如何颜值要高+庸俗顺口的口水调+没有感情愣挤愣造。

这些人用道家的小无相功催动少林绝技,表面上看威力无比,实则危害至深。那些日夜苦练满身童子功的僧人们,只能一边在角落里无奈地念佛,一边看着这些人表演。

仅举一例来说明吧,很多人喜欢的中国式民谣,其实应该叫做转基因民谣,它们是一种看起来像民谣而不是民谣的玩意儿。一个虚假的故事,一幅愁苦的表情,一把能弹响的吉他,配上扎心挠肝的歌词,齐活,只要旋律顺耳歌词揪心就行了。美其名曰民谣,实际上纯扯淡。

有两个现象很值得一说,经常听恶俗歌曲的人想向上提升自己的鉴赏力非常之难,而听惯了好作品的人再倒退回去听恶俗的歌曲无异于自虐。这两种现象代表了两种人,水火不容的两种人,他们之间没有交集,也几乎没有调和的可能。

我知道你很想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歌才是好音乐呢?这是一个无底洞问题,聊起来几天几夜也无法尽兴。我的意见很简单,一挂耳机,一颗投入的心,然后自己去寻找吧。

为了避开屎堆,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还是很必要的。

成蹊是非专业人士,不会乐器不懂乐理,比一些“大神”差得远呢。我只是喜欢听歌而已,欣赏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和乐趣。今天,我想把欣赏能力的大体进化过程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Level❶ 人声万岁

什么前奏尾奏,爱谁谁,我只听人声和歌词,对旋律及乐器音色完全无感,只要唱的不顺耳或歌词不扎心直接就不听了。这是标准的听唱,而不是听歌或欣赏作品。

Level❷ 朗朗上口

逐渐开始对调调有感觉,并能主动找到一些旋律悦耳的歌了,可总是听一批换一批,无法长期听下去,很多歌都是听一段时间就腻了烦了。

Level❸ 乐器之声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某个电光火石的瞬间,耳朵突然对部分乐器的音色有了好感,没想到这些乐器居然有时候比人声的魅力还大?从此,开始侧重欣赏中意的乐器之声。

Level❹ 解锁层次

也许是被一首歌的贝斯撩到,也许是感知到了高低排列的音色之妙,你终于解锁了层次的概念。留心不同层次的乐器音色和人声成了乐事,渐渐懂了,在好歌的诸多层次里,少了哪个都是不完美的。往往在这一时期会对旋律越来越敏感,同时发现,旋律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Level❺ 风格划分

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经过沉淀后,猛然察觉有许多作品听起来都差不多,于是便时不时冒出一种冲动,根据节奏、音色、结构、速度、乐器种类和唱腔的不同,想试着将音乐进行大体的分类。也许分得不太准确,但就是想分。

Level❻ 好坏标准

虽然之前死不承认,但到了现在可以大胆地说一句了,音乐是有好坏之分的!歌曲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对欣赏能力较低者的一句安慰之言。依照音乐人创作初衷的不同、天赋的深浅、才华的高低、演唱的特点和演奏的水准,脑海中对音乐好坏的标准,第一次立体了起来。

Level❼ 懂得敬畏

不再轻易否定任何一首歌,会以更加投入的心态去欣赏作品。喜欢把各流派的音乐都试着听一些,不断佐证自己的判断和感知。在频频对接音乐人的思维后,变得敬畏艺术,当然,也在果断远离垃圾。

Level❽ 尊重作品

不再希望强迫自己区分风格流派,因为任何流派都有可能出现绝妙的作品,关键看自己能不能鉴赏和发现。再流行的风格也能出现大作,再高端小众的类型也有滥竽充数的,再简单的设计也可以是黄钟大吕,再复杂的技法也可能是巴人下里。

Level❾ 加量加价

听好歌成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随着听歌数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深度也与日俱增,此时终于可以沉浸在作品里和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了。那不经意间跳出来的共鸣和律动,让你感动莫名,也让你思绪难平。你已经如愿积累了一些听歌的小偏好,不想对外人道。

Level❿ 碰触灵魂

任意拿到一首作品,迅速就能通过各种音色感知到天气、时间、情绪、事件甚至是画面,并在内心对作品有个大致的判断,进而再细细咀嚼。调子、歌词、演唱、和声、乐器、结构、副歌、曲风等客观因素,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又都不重要。整体气质才是一首音乐的灵魂所在,所有细节的存在都是为这个灵魂服务的。

注意,这只是成蹊在2019年1月7号这天的认知而已,在这10层之后,依然还有无数惊喜在等候。欣赏没有极限,艺术永无止境。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让耳朵尊重作品,让内心尊重艺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点,身边的“屎”就会越来越少,那些造“屎”的人也就没有机会再火爆。也唯有如此,艺术之美才会重新回到人们耳边,那些真挚精诚的音乐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些视频和音频在这边无法顺畅发布 请移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路有家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