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2018-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lwy呃呃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家喻户晓的话是出自西晋的傅玄。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而后,在读到孟子所探讨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我的认知度也提上了不少,但有时候却并不能这么说。

    孟子在说到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话题时提到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说一个楚国人学齐国话,如果他在楚国学齐国话,每天还是会有楚国人去干扰他,他就不会学的很好的;如果是将他放置在齐国的语言环境之中,让他在那里待上几个年头,让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天天听到的都是齐国话,适应了环境,语言也就会渐渐发展起来。第二个主题是由薛居州的话题开展,如果王宫里都有像薛居州一样的好人,那么还有谁会同君王做坏事呢?再来一个反例,如果王宫里都不是像薛居州一样的人,那么还有谁会同君王做好事呢?

    从孟子所说的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生活下去,那他就会在和行为语言方面上与同样处在环境之中的人有近相似之处。简而言之,就是说只要你和谁待在一起,你就会变得和他有近似之处的。但有时候并不一定,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也不大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问题了。环境是就造一个人的品格、习性、行为和语言……简而言之,还是说环境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也能就造一个不一样的人。

    但是在很多别的古文之中,也有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的观点。例如,这么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就很难被“朱黑”所换。再比如,我们最了解的《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难道这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不尽,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一个封建社会呢?而他却没有像那些人一样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迁,坚定本我,拥有很强的克制力。

    同样的,不同时代就会出现不同的人。抗战时期,有多少人选择保卫国家,又有多少人选择去做一个汉奸呢。故我认为有时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里是不能提及的。也可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有些方面,是可以提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这一观点就不一定包括“近朱者必定赤,近墨者必定黑”。有些时候,是可以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前面所说的例子就不能。从客观角度来说,人是决定环境的,但更具体说其实是环境决定人的。孟子说的没错,的确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决定一个人的走向,有时候并不是由于外界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于内心。环境,的确可以塑造一个人,但真正能由环境而塑造人的是一个人的自控以及自制能力。我用例子来说,假设一个学霸和学沫待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传染的,那么一个整天都学习和一个整天不爱学习的人待在一起,你觉得是谁传染谁呢?那么,这就要看他个人的自控能力了。的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如果这个学霸和学沫待在一起,反而学霸学习更好,学沫学习也开始努力和学霸一样学习起来。这可以说是“近墨者黑”吗?学霸并没有被学沫的行为传染,而是他的自制力抑制住了他,反而他还带动了学沫一起进步。那么,如果是学霸和学沫待久了,渐渐也成了一个学沫,那么这就是这个学霸的自制力弱,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使得自己的内心充满欲望,这就可以说是“近墨者黑”了。

    我的观点不是说反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是有时候并不是可以用这句话说的,要分类讨论一下才可以,当然我更支持的是“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了。因此,决定一个事物的发展的主导不是环境,而是由于环境内心的克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