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

2017-12-17  本文已影响6人  RobertCrazying

场景

在使用一些开源组件的时候可能会对某些接口的实现方法不太满意,需要定制一些自己想要的功能但是又不想对现有的代码作太大的改动,那么久开源使用适配器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类图

image.png

代码示例

Target.java (可当作开源组件提供的接口)

/**
 * 目标类
 */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
     * 可调用的方法
     */
    void request();

}

Adaptee.java (可当作自行实现的代码)

/**
 * 被适配者类
 */
public class Adaptee {

    /**
     * 具体的方法,与Target接口方法名不一致,所以需要适配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 do something
    }

}

Adapter.java (中间适配器,持有被适配类的引用)

/**
 * 适配器,实现Target接口,且持有被适配者类对象
 */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Client.java (调用客户端)

/**
 * 客户端类,调用方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被适配者类
        Adaptee adaptee = new Adaptee();

        // 使用适配器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adaptee);

        // 调用目标接口
        target.request();

    }

}

总结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调用的时候只需要指定接口的实现为我们写的适配器就可以不需要改调用的方法了,起到了兼容的效果。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改动接口了,可以更灵活的拥抱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