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倾听着的教育》有感

2019-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Y二先生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失聪现象,它的表现及其根源多种多样。倾听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本体论、道德、交往和疗治等方面。为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倾听的价值,教师应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要想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必须从倾听开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曾读过这样一篇短文: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这样的回答,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儿子,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我们都为这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爱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倾听。倾听之中,融入了对孩子的宽容、耐心和激励,从而以“爱”护航,给孩子创设了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试想,如果这位母亲,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那颗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从陕西回到广东,天气从阴阴冷冷的湿滑变得非常温暖。此时此刻,在我动手记录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外面的阳光斜斜地照射进来,斑斑点点洒在身上,整个人都变得柔和,亦如我的心情。一本薄薄的书,里面却承载着太多的教育智慧,一句句隽永的话语,流淌着无限的智慧荣光。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下,一本《倾听着的教育》静静地流泻着丝丝暖意,鼻翼间似乎还能闻到淡淡的芳香,给浮躁的心灵无限的慰藉,给茫然中的人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第三辑,“教师的倾听能力”这里作者提到,只有让学生通过教师无微不至的倾听,感受到教师与他同在共在,我们的教师才更能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改变学生和发展学生,才能充分展现出教育的伟力。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那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呢?《倾听着的教育》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教师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但生命并非抽象的生命,它具体体现在各种欲望、需求、情感、思想,体现在个体生命的差异和区别之上。

1、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不是通过他们的行为,而是通过他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个句子或者一个简单的感叹词,以及一声呼喊和连绵不断的吸泣。对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的倾听、理解和应答,就成了教师倾听的重要任务。

2、倾听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情感动向和状态细致人微的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是成功教育者的重要标志。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感,同时在教学上作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3、倾听学生的思想。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善于倾听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和观念的萌芽,并尽量认可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隐藏不露羞于见人的思想被教师倾听并认可时,他们就与教师建立了更深一步的交往关系--思想上的交往。于是,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4、倾听学生的疾病。当孩子不断发出暴躁混乱的声音,或者陷人长久的静默无声之时,倾听者(教师)的耳朵将变成听诊器和探测仪,通过倾听去寻找孩子存于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疾病,捕捉到他们的自大、攻击性、抑郁、孤独、痛苦和恐惧。这样的倾听就变成了一种诊断和治疗。

5、倾听学生间的差异和区别。倾听始终是面向具体和特殊的生命个体的倾听。当各种声音汇集在教师耳边的时候,教师的任务是听出这些声音的差异,听出它们所反映的不同个性和人格。这是一种本体论的差异--是存在者与存在者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倾听是面向具体的倾听,因为他在不同的声调中听出了“具体的人”。

6、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正在社会化的人,学生的每一个声音,都不单纯是纯粹自我的声音,不是自我对自我的反映和表达。他的声音总是处在与其他声音相互缠绕的关系之中。与其说学生的声音是自我的反映,不如说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反映。因此,教师的倾听对象既是“具体的人”,也是这个“具体的人”与另一个或另一些“具体的人”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