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中兴问题达成一致?还是看看他们吧,花3年时间造了架火箭,订
当你还在关心“中美是否已就解决中兴问题达成一致”、“吐槽中兴的核心技术问题”时,别人家已经将火箭升上了太空,那些将目光抛至九霄云外的人,貌似在开始的时候只是别人眼中的笑柄,甚至一度成为“发疯”了的人,而正是这些人,在你毫无防备之时,给了你致命的一击,在更多时候,让你笑不出了声。
堪称“民营火箭第一人”的马斯克,在今年2月份,带着他的SPACE X公司和猎鹰火箭横空出世。马斯克以一系列风骚无比的操作,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航天还可以这样玩。在美国航天飞机正式退役后,马斯克的猎鹰系列火箭承担了NASA向空间站货物运输的80%工作。加上那段时间美国漫威的钢铁侠电影上映,一时间,钢铁侠原型马斯克,成为无数航天航空人的偶像。
或许是一触即发,当别人还在沉浸于马斯克和大出风头的SPACE X公司时。有人却从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马斯克是个科学家,还不如说他是个成功的商人。”那一天,他备受感慨的写下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这个人就是舒畅,零壹空间的创始人,从2015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投身民营火箭的研发事业。在马斯克成功发射猎鹰火箭后的三个月,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新闻:
“2018年5月17日早晨7点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发射升空。引人瞩目的是,该火箭的研发团队领头人,居然是个85后。”
比起马斯克的高调瞩目,舒畅却显得尤为低调,1985年出生的舒畅,从小最感兴趣的竟然是商业领域,在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间,就有过四五次创业经历,他寻找的商机都是很有意思、还没人做的领域,甚至在没有出现“饿了么”等外送软件时就开始做起了外卖。直到真正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经济学院攻下了硕士学位。
漂亮的学历背景,让他在职场的行进过程中也是如鱼得水。27岁那年,他便顺利进入联想控股工作,成为了公司内部最年轻的部门经理。
可还没多久,他竟出人意料的放弃了这一切,因为他发现了更有意思的商业世界,一个改变他人生轨道的契机到来了。
正如他对马斯克的解读:“马斯克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再是一位疯狂的科学家。”
舒畅想起学生时代与黄春平老先生的一次对话,作为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老对舒畅的航天技术产业化问题很是感兴趣,他希望舒畅这一辈的年轻人能更好的发挥航天技术的优势,更好的利用起来。
也许是为了兑现黄老的承诺,舒畅瞄准时机,2014年11月,中国航天政策放开了一个小缝。文件明确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微小卫星市场,任何人都可以造小卫星,申请发射,去太空渐渐没了障碍。舒畅也开始大胆地迈出这一步,往一个从未尝试过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其实他未尝不忐忑,也曾在心底默想着:如果有天离开人世,我能留下什么?我希望人生经历和所创造的价值,能写出100万的文字,而不是100万的金钱。以此来激励着自己。
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所有的卫星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都在讲:“我要通过与SPACE X合作来发射卫星……”。
这让舒畅很疑惑,大家都要做卫星,那中国谁来做火箭?总不能全世界的私人商业卫星都拿去SPACE X发射吧?
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在通信、对地遥感、行星际探测、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方面,小卫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而目前的状况却是:全国做好的小卫星就有几百个,但都在等国家火箭的配套,很多卫星也只能放在陈列室里展出。这让舒畅觉得,自己接触到了一片巨大的蓝海。
“要知道,不是每个卫星的发射倾角、轨道都相同,恰恰是几乎每个卫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要求,这为低成本火箭发射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我认为会到每年千亿级的市场。”他说。
“我们再不做,五年之后私人火箭市场就被SPACE X垄断了。”联想控股上市第二天,舒畅辞掉了投资VP的职位,准备从零开始研制和发射火箭,做中国的SPACE X。
在北京,从北五环到南五环,是舒畅的家到火箭研究院的距离,而仅是这一步,就让舒畅耗费了大半的精力。
“哪是三顾茅庐,我九顾茅庐都有了。”
航天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人员要求非常高。舒畅想尽各种办法拉关系找同学,不停地讲着自己的想法、方案、思路。但体制始终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很多同学都觉得想法不错,真要一脚跨出体制的时候,就退缩了。
所有的人几乎都在质疑:你这么年轻,能完成这么大一个事业吗?直到在2015年8月,他正式成立零壹空间,才开始引起各界的关注。零壹空间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营业执照上写着“运载火箭及其他航天器”的民营企业。
满心欢喜的他以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无奈于航天业的特殊性,不得不让舒畅和他的团队自研发动机和飞控系统。经历100余次失败,团队最终实验成功固体火箭发动机。2017年12月22日,江西某军工实验场,M系列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成功。
在点火之前有个10秒倒计时,舒畅非常紧张,以至于在计时结束的那一刻,他始终不敢按那个点火按钮,后来看视频,众人能明显地感觉到当时有一秒的延迟。
但无论如何,零壹空间都成为了中国首家,掌握固体火箭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更宣告了中国商业航天时代的来临!
从2015年的固执迷茫,到如今的成绩,舒畅带领着零壹空间仅花了3年的时间,就将火箭成功发射,要知道造火箭在国际上至少需要十年,这简直是超音速!还有人将舒畅看作是中国版的埃隆·马斯克。而舒畅却说我不是中国马斯克,我也不是科学家,我就是个想做点事的商人。
现在,零壹空间的订单已经排期到2020年,对于未来,他并不着急,“我要积累20年,慢慢地滚动,把这些技术、专利都垄断在自己手里,才有可能形成竞争力。
比起天赋秉性,舒畅似乎更喜欢埋头苦干,也唯有这样的踏实付出,才会让他在这飞速变化的世界里找到支撑点,得以更好的前进!
【听云说】
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艺|美学|纪录